施尼茨勒:关系与孤独
1
经历、感受或者忍受一种心灵关系的愿望、追求甚或激情总是本原地存在着,尤其在为之找到相应的或者所渴望的对象之前则更甚。而只有在十分罕见的情况下,人的心灵才具有期待得到合适对象的耐性。
是否在个别情况下,理想的对象就完全存在,也就是说,是否两个人,比如首先就拿最普遍的感情关系——爱情来说吧,相互情投意合,这是绝对值得怀疑的。这就是说,假如在他们之间不是偶然发生了相遇的话,这个或者那个或者二者永远都不会相爱的。
人要爱,要恨,同样像他要感受幸灾乐祸、愤怒、嫉妒或者惊叹一样。因此,通常情况下,他自然能够在阻力最小的方向找到对象,即使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理想的对象。所以,常常只要有一个完全微不足道的契机,就足以引起一种热恋,并且使之变成激情。同样,常常也是由于绝对微不足道的原因,又足以出现一种反感,它会在一定的情况下很快升级为或者被升级为仇恨。
人世间,仇恨的天性也许比爱情的天性更为强大。毫无疑问,在人群内部,比如说在部落里,趋于仇恨的意愿始终胜过趋于仁爱。
一个人群对某一个人产生一种狂热的崇拜,这种情况也许是会发生的;但是两个人群相互狂热地崇拜,尤其是从中得出什么结果来,这样的情况似乎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而一个民族加入到另一个民族的行列,或者满怀激情地加入,这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还从来没有经历过,除非是他们出于共同的仇恨要来对付第三者。因此,就像在政治中一再表明的,国际联盟也始终只有暂时的价值。
2
一件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变故是绝对不会得到弥补的,而只有当它不再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秘密时才有可能。因为只要有第三者,只要有其他未参与的人——这是不可避免的——介入,那个原本还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变故,现在却在陌生的心灵里开始了一种新的生存;它获得了一种新的形式,获得了一个新的意义,继续发生作用,一而再,再而三,并且最终以神秘的方式又作用于变故发生在其间的那两个人。
3
一个人的本质是可以通过来自于他一生经历的三个有说服力的轶事评价的,也许可以采用同样确切的方式,就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从三个固定的相互关系中得出来的,而这三个点的连接线就构成了这个三角形。
4
一个人的天才常常会使我们宽容他性格上的缺陷,因为我们本身不太会受到这种性格的某种伤害。可是我们从来都不愿意因为一个人的优秀品德而面对他欠缺的天赋时,使自己的声音更和善些。
5
有些人的心灵好像是由单个的、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游动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从来都不可能围绕着一个中心,也就是说不能构成一个统一体。因此,这种无核之人是在一种惊人的、而自己又从来不会完全意识到的孤独中平平淡淡地度日。在这种意义上,绝大多数人是无核的。然而,在那些引人注目和知名的人身上,这样的无核性才格外显眼,况且这样的无核性主要突出地表现在善于模仿的天才身上,首先是天才的演员,尤其是女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