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道德经真义》第二章(2)

2023-09-15道德经 来源:百合文库
要知道人不探求虚无之气,而空谈美之所以为美,善之所以为善,就是在舍本逐末。
太上特别指出下手的功法,告诫大家:凡是人刚开始打坐,务必要将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心中了无挂碍,只是垂下眼帘,不看外界的琐事,堵住耳朵,不听外界的杂音,只是观照虚无丹田,凝聚精神,调整气息。长时间这样,神和气凝成一团,顷刻间进入虚无状态,这就是无为。等无为到了极致,忽然一觉察而受到感悟,这就是有为。从此每一个念头都从玄关中生起,混混沌沌,昏昏沉沉,神跟着气产生,气跟着神流行,无知无觉中却有知有觉,修道的根基就确立了。因此用意念守住玄关,每次呼吸往来,务必让气息回归玄窍,顺应天然,就是天地人物、圣贤仙佛的根本,这是道家最高的秘密天机,绝不容许轻易泄露啊。
修士修炼,与其求索于无极,不可捉摸,不如探索阴阳,更有真凭实据?有无相生,不过是动然后静,静然后动,气息出入往来,调和阴阳。难易相成,不过是刚然后柔,柔然后刚,烹炼药物。长短相形,就是出入呼吸,沿着任督二脉往来。高下相倾,就是火在上使它下降,水在下使它上升,上下颠倒,水火妙用。音声相和,就是心神愉悦,气息和顺,经脉畅通,无异于仙鹤呼朋引伴,不用召唤就主动飞来。前后相随,就是乾坤交合,融汇成一团,依依不舍。这些,都是由后天的阴阳,返回先天的无极。

《道德经真义》第二章


圣人知晓道的本源,空寂无形,广阔无边。圣人处事,崇尚无为,仰慕无为宽松的风气。他们(圣人)的教导,以不说为宗旨,而其中自然蕴含着感化的奥妙。圣人的作为,天下万物都能目睹,又有什么难的?从此耕田凿井,事成竟忘了这种行为;开源节流,勤于感化同时不留下痕迹。即使功劳遍布天地,名声传播海外,而圣人好像把这虚名当做耻辱,并没有实在的功绩。难道不像《书》中所说你只有不依仗功劳,四处炫耀,天下才没有与你逞强争功的人吗?这终究归于平淡,自得其乐,却不忘根本。古人说把富贵当做浮云,把功名像烂鞋一样扔掉,说得就是这种情况吧。尽管这样,修成大道,品德自然也会高尚,有了真正的学识、功绩,自然会有好的声誉,圣人纵然不自以为有功劳,但天下后世都称赞不已,这就是不说功劳而功劳像日月一样常在,不谈名声而名流千古,只有不居功,才能长存不灭。
修道之人要从内心极致的虚无静定中,涵养出无美无善的真谛出来,才算修炼有了根本。道是什么?就是玄关窍,除了这个就没有生机了。修道的人舍弃了玄关窍,其他的就没法得道了。如果把美和善当做道,也属于后天的糟粕。太上用这些话来警醒我们,希望人们顺着水流去寻找源头。

《道德经真义》第二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