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真义》第三章
第三章
太上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治理天下,与其有为,不如无为,更不如有为而无为;他们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尚,与其劝导,不如感化,更不如和睦相处,无事纷争。于是尧舜无为而治,而天下人都诚心皈依,这是怎样的感化方法啊?只不过是当权者没有杂念,而百姓自然清净;当权者没有偏好,而百姓自然正直;当权者没有欲望,而百姓自然静定。否则,纷纷扰扰,自以为替百姓兴利除弊,却不知这样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所以说:百姓本来没有纷争,而当权者挑起纷争;百姓本来不贪婪,而当权者贪得无厌;百姓本来无私无欲,而当权者用精巧的技艺和物品、华丽的衣裳、美味的食物来诱导百姓。想要百姓不争夺,不贪婪,无嗜好,可能吗?假如(当权者)能修身正心,恬淡无欲,清静无为,不崇尚贤能,那么百姓自然会平静而不起纷争了。不宝贵难得的货物,那么百姓注重廉耻,就不会去做盗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