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姜存瑞改编评书《三国》的始末(4)

2023-08-02三国演义三国曲艺评书姜存瑞 来源:百合文库
说武三国的是吴志子先生,他是天津人进过清朝考场,因不及第(落榜)而改说了评书。他说三国的艺术特点是以打为主以说为辅。吴先生的武功好,舞台的风貌有将相的风度,他在说书时,把书中的几个大战役,布置的非常好,有条有理,清晰醒目,在说单人独打时各有奇特之处,例如关羽的“三斩”(斩华雄、斩颜良、斩蔡阳)。各有各的绝招,特有各的姿式和动作。他的特点是说起来,宏声大噪,气氛浓厚。每日演出也是座无余位。听众说他是武三国。
说刻板三国的是西子云先生,他是天津城里人,是西家饭店的后人。他自幼就喜好读三国和听三国。他把一部三国一百二十回,读的非常熟,例如有人问他:三国里有这么一句话吗?他可以立即回答你是有还是没有,如果有他还能说出在哪一本哪一回,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西先生说三国的特点是照原文一字不差的背诵,背而不解,句句有韵(中州韵)。听众中有人带着本对照,整场书一字不差,因此听众异口同声地说,西子云是刻板三国。
说艺术性的三国是张岚溪先生,他是20年代天津的评书十友的大爷,是北京名评书艺人品正三先生的业师,张先生继承了评书第五代艺人李凤山先生的三国(道话)。李凤山先声的艺术特点,据说是,活使的细腻,口上有功夫,姿式美观,台风大方。张岚溪先生在这个基础上又发挥了自己的唱功艺术。在舞台上说书时适当加上几句京剧二簧唱腔,使书显得更加火炽。张先生的很多艺术技巧是从京剧中得来变成了自己的。张先生对我说过,说书离开戏不成,但又要躲着戏。因此听众说,张岚溪把三国艺术化了!

姜存瑞改编评书《三国》的始末


这四位说三国各人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四人在一块地上轮流换演,三国接三国。其中除了西子云先生的业务稍差,其他三人上座情况始终不衰。
“三国四奇”从辛亥革命到20年代初,是夥遍了天津的,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天津的评书艺术受到各地方、各曲种来津演出的影响,先由升而降,又从降而升,但是三国上升的很慢,不象其他曲种,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到30年代中叶天津地区的文艺界如京剧、评剧、梆子腔、文明戏(话剧)、电影、太平歌词、快板、山东快书以及各种短打书等,随着当时人们娱乐的需要,全都兴盛起来,这一发展,使整个天津的各曲种的艺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听众的欣赏力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当时“三国四奇”的上座情况也日见衰落。原有的评书表演艺术和表演方法以及演员的舞台气度等,在以上这些曲种的影响之下,已经不能满足听众的要求了!因此三国也势在必改!当时我和魏先生在开始改编之前,又进一步研究分析四奇的三国艺术,哪些属于古老的,有哪些特点,哪些应该保留继承下来,哪些应该改进,不可蛤蟆、金蝉一齐推。
提出誓言
我和师兄魏存发先生二人回忆了师爷瑞诚咏先生,在每年一次的看师会上说过的话。他说:评书顶祖王洪兴,原是市井艺人,他的把干活(拿手活)三国、水浒被当时的清朝政权机关明令禁止不准老百姓看这两部书,书店被搜禁售、禁止演出,但是朝廷却把誉满京城的王洪兴召进宫廷说三国,从此王先生变为宫廷艺人。当时京都和各地冒名自称是王洪兴之徒的艺人很多,从此王洪兴便立门排字,有了三辰、五亮、十八奎、九凤、十连七代“诚”(另文详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