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托兰德:泛神论要义(上)(10)
①作者注:德波林《十七—十八世纪唯物主义史纲》,第103页。
托兰德不仅重申了物质内在能动性的学说,而且“利用”这一基本观念进一步发挥了宇宙万物皆流皆变、对立面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例如,他说:“万物的运动造成了一个无限的前进和倒退的过程。尽管运动的系列和万物的系列是永恒的,然而没有一种运动、没有一种事物是永恒的,一切事物都被更新”(本书第25页)。就地球来说,由于赤道的运动,“地球上的每一微粒(对其他行星也可以这样说),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遍历各种各样的迁流变易”(本书第18页)。万物在流变中互相转化:“今日之沧海乃昔日之桑田,而今日之桑田异日亦将沦为沧海;”(本书第19页)“现在寒带的居民会被带回和转向赤道线”,“北极角的位置移到南极角,东部移到西部”;太阳曾经无数次“在它现在升起的地方落下,而在它现在落下的地方升起”(本书第18页);
凡此种种现象,托兰德用一句极富辩证智慧的语言概括为:“两极相合。”(本书第16页)他在一个地方引述的一位古代作家的下面一段话可以说是对这一箴言的极好的注释:“无论神的还是人的一切事物都在浮沉转化;昼夜消长,月有盈亏;火与水有相通之路;太阳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外观,既是此物又不是此物:对于木星是光明,对冥王星则是黑暗,对冥王星是光明,对木星则是黑暗。彼物来到这里,转换到这里,此物则去到那里,转换到那里,永远如此。彼物过渡为属于此物之物,此物亦过渡为属于彼物之物……”(本书第23页)
当然,托兰德在《泛神论要义》中阐述的运动变化的学说也有其重大的缺陷,即他终究未能完全挣脱机械论的樊笼,把运动归根结底仍还原为位置的移动,甚至说:“在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革新,而只有位置的交换,由此而有万物的生灭,亦即生成,增长,改变以及诸如此类的运动。”(本书第10页)十八世纪是机械论统治的时代,卓越人物如托兰德也逃不脱时代的局限,是很自然的。
4. 思维与生命
关于人的思维问题,托兰德在《泛神论要义》中继续发挥了他在《致塞伦娜的信》中提出的基本观点,即认为思维的器官是大脑,思维是大脑的活动。他反对某些人把膈膜或心脏或肝脏或其他部分想象为思维之所在,坚持认为“大脑是思维这种能力的专门器官”,而“思维是大脑的一种特殊的运动”。但是,关于思维活动及其观念的性质是什么,托兰德却提出了一个错误的说明。他认为,“大脑是一种物质的非常复杂的器官,只能产生物质的东西”,从而得出了“一切观念都是物质的”这个荒谬的结论(本书第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