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谈方法论(四):科学与系统(5)

2023-03-06方法论 来源:百合文库
【可重复性第二原则】:
对于一组输入变量有效(结论可证实为真)的方法,对多组不同的有效输入变量多次重复也应当有效。
小保方晴子事件违反的是第一原则,韩国老师预测韩国总统违反的是第二原则。为什么后者不违反第一原则呢?因为采用“姓氏比较预测法”,随便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比如此刻正在电脑前复述的我),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这大韩民国怕是药丸。但是小保方晴子的同行们,采用和小保方晴子公开的相同的实验方法,对初始条件相同的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却没有得到同样的结论。
一个具有可重复实验性的科学方法,应当同时满足第一、第二原则。
体现在理论上,可重复实验原则可以等价于自洽性
(self-consistent)。一个自洽的理论,无论由谁来推导,都会得到一样的结论(第一原则);一个自洽的理论,对于定义域内的一组变量成立,则必然对所有定义域内的变量成立(如果关于变量n的命题S(n)对于n的定义域中的一个值(例如对于n∈R,取n=0)为真,且S(n)关于n consistent,则S(n)对一切n为真——这其实正是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基础)。
三、以客观为原点
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理论,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探究,最难的其实不是上面所写的后两步,而是这第一步——也是本系列之前的三篇文章(及一篇番外)中,一直在重复强调的论点。
在过去的文章中,我其实没有展开解释这个概念的本质,但是通过对比、定性、举例,也能大概地帮助诸君直观感觉理解。本文在这里就要讲清楚一些更深入的东西。
在继续之前,请循其本。我们再看一次这幅导图,请诸君务必仔细观察思考。在看下文之前,想想你对这幅图有什么疑问?——
这幅图的最核心,就在左侧表达的过程:对客观世界的对象观测、抽象,形成概念对象

不知道我在上面语言化解说这幅图的含义的时候,有没有读者对【抽象对象】(或“概念对象”)这个词有所敏感。我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在理论、认识、思维中所处理的一切对象,都是主观世界的概念对象
。这些概念对象,来自于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对客观事物的部分
观测,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部分
属性。
还是举例来说明。
我们想要研究地球在太阳系的轨道,需要知道地球的什么属性?注意,只看地球本身。
——质量,体积,某一时刻和太阳的距离,最多再加上体积相关的具体数据(比如赤道半径,南北极半径),没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