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真义》第八章(2)
2023-09-15 来源:百合文库
君子看重的是事物的规律而不是物质形态,注重的是心性而不是身命,只是反观自身,精进修德而已。
尽管这样,德主要在于心,而修炼的途径却不止一条,但又不是毫无纲领,随意选择,漫无边际。必定有个至善的地方,心停留在这里不在变迁,才能潜滋暗长,天真本性日益充盈,人欲日渐消亡。《易经》上说: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这就是圣人“居善地”。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向内观察圣人的心,空虚无物,他的智慧和胸襟,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深远无边;向外观察他的作为,有选择的交往,敦厚仁慈。至于圣人的说的话,一诺千金,指的就是“言善信”。施政治国,小恩小惠哪里比得上大恩大德?这是“政善治”。进而推广到一事一物,一动一静,无不暗合大道。把一件事交给一个人,只希望不辜负他的才能。考虑清楚后再行动,只求行动符合时宜。圣人像这般修身治世,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极完美的境界,得到他想要的安定,此后所有的作为都是适中且有节度。
只有像这样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一丝一毫的欠缺和遗漏,又有什么纷争呢?只因不争,别人感恩戴德,刻骨铭心,皈依敬仰还来不及,又哪来怨恨不满呢?尽管有恶人,也互相通过善良得到感化了。圣人所到之处,自然无为,众人不炫耀自己的才智,全都相安无事,几乎忘了像水那样的至善,柔顺利贞,无往不利。
至善的心,其实平平常常,没有偏好也没有厌恶,浩浩荡荡,不偏不倚,极其柔和。所以能够身居高位时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对自己没有不满,对别人没有怨恨。回过头来再看圣人之所以能够这样,终究不是世俗的学问能够创造这样的巅峰,也不是没有根本的学问能够做到这样极致。因此太上在众人所厌恶的处境里,展示了一块“善地”。究竟这是什么地方?我不惜犯下泄漏天机的罪过,指出其中的秘密:这个善地,不是世人立脚的地方,而是人的心地。得到这个地,那么本性和生命就有了依靠;失去这个地,那么元神和元气就没有主人。没有主人就会混乱,怎能事事都恰到好处,内外一致,与人与己都没有纷争呢?然而如果说这个“地”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会陷于固执;如果说这个“地”是空虚不存在的,又会陷于错误的空见里。这大概就是“有无不立,动静不拘”,想要修炼至高的大道,请详细思考其中的缘由。
从此多积累阴功,多做善事,或许可以感动上天,或者得到上师指点,或者因为神仙感悟,从此领会这个“地”,而开始不至于堕入旁门左道,最终实现生平志愿。
这个“地”明确了,修道就过了一半了。本章“居善地”后面说到的几句,明示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检点自己的至善之心,假如没有居于善地,后面所说的,都不是善。这是真正的智慧,本源的工夫。如果违背了,那么待人接物,一切事情都会分裂破败。我因此把天机略微泄漏在这里,希望世上有志修道的人,不要仗着自己聪明才智,胡乱猜测,而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有虚心求道才是可行的啊。
尽管这样,德主要在于心,而修炼的途径却不止一条,但又不是毫无纲领,随意选择,漫无边际。必定有个至善的地方,心停留在这里不在变迁,才能潜滋暗长,天真本性日益充盈,人欲日渐消亡。《易经》上说: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这就是圣人“居善地”。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向内观察圣人的心,空虚无物,他的智慧和胸襟,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深远无边;向外观察他的作为,有选择的交往,敦厚仁慈。至于圣人的说的话,一诺千金,指的就是“言善信”。施政治国,小恩小惠哪里比得上大恩大德?这是“政善治”。进而推广到一事一物,一动一静,无不暗合大道。把一件事交给一个人,只希望不辜负他的才能。考虑清楚后再行动,只求行动符合时宜。圣人像这般修身治世,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极完美的境界,得到他想要的安定,此后所有的作为都是适中且有节度。
只有像这样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一丝一毫的欠缺和遗漏,又有什么纷争呢?只因不争,别人感恩戴德,刻骨铭心,皈依敬仰还来不及,又哪来怨恨不满呢?尽管有恶人,也互相通过善良得到感化了。圣人所到之处,自然无为,众人不炫耀自己的才智,全都相安无事,几乎忘了像水那样的至善,柔顺利贞,无往不利。
至善的心,其实平平常常,没有偏好也没有厌恶,浩浩荡荡,不偏不倚,极其柔和。所以能够身居高位时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对自己没有不满,对别人没有怨恨。回过头来再看圣人之所以能够这样,终究不是世俗的学问能够创造这样的巅峰,也不是没有根本的学问能够做到这样极致。因此太上在众人所厌恶的处境里,展示了一块“善地”。究竟这是什么地方?我不惜犯下泄漏天机的罪过,指出其中的秘密:这个善地,不是世人立脚的地方,而是人的心地。得到这个地,那么本性和生命就有了依靠;失去这个地,那么元神和元气就没有主人。没有主人就会混乱,怎能事事都恰到好处,内外一致,与人与己都没有纷争呢?然而如果说这个“地”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会陷于固执;如果说这个“地”是空虚不存在的,又会陷于错误的空见里。这大概就是“有无不立,动静不拘”,想要修炼至高的大道,请详细思考其中的缘由。
从此多积累阴功,多做善事,或许可以感动上天,或者得到上师指点,或者因为神仙感悟,从此领会这个“地”,而开始不至于堕入旁门左道,最终实现生平志愿。
这个“地”明确了,修道就过了一半了。本章“居善地”后面说到的几句,明示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检点自己的至善之心,假如没有居于善地,后面所说的,都不是善。这是真正的智慧,本源的工夫。如果违背了,那么待人接物,一切事情都会分裂破败。我因此把天机略微泄漏在这里,希望世上有志修道的人,不要仗着自己聪明才智,胡乱猜测,而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有虚心求道才是可行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