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论语说 · 第一弹 · 学而第一章

2023-04-02经典文化国学解读论语古籍 来源:百合文库
古籍,尤其是早期古籍的难读,是由于流传形式的天然缺陷所导致的。所谓“文武之道、布在方策”,“策”可以赖手写相传,“方”则只能通过连续的师承关系。久之,“方”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荒腔走板的现象,“策”的可读性即日见其低了。
最迟到西汉末年,由于“荒腔走板”的持续加重,古籍基本上已属无法读懂了。从而出现东汉时期的经典整理潮流,史称“汉学”。但汉学之后,又逐渐演变出“章句之学”,人为割裂经典逻辑、断章取义,日盛一日。
至明末清初,始有“汉学”重出,史称“乾嘉考据”。遂有胡适之所言,如果没有清朝的考据学,现代人是无法读懂古籍的。
笔者谪居漠南,所来无事。李卿建言,可以写点东西,多少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无奈去家千里,手头无书,无从参案,严谨的文字是难以出就了。况且一别学术象牙塔,已阅经年。学术功力所存不及十之一二。只好随手发点幽记,以期同志,以享看客了。
虽则幽记,宜从《论语》始,以表我国学学统绵续之义。方法有获于早年间读过的一本《南华真经循本》(其实这本书写的什么,一点都记不得了)
《学而》章
学而,是论语首章。本章论学,自不必言。笔者窃以为,本章当作五节读。
第一节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夫子述“学”之三个状态:(1)学而有所收获。(说);(2)学而有同志。(乐);(3)学而有坚持。(不知不愠)。
这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常规状态: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之后,以有志同道合者为一乐事(所谓,“无友不如己者”);对于非志同道合者,不知亦不愠。从而,成长为君子。
第二节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节是有子对夫子三个“不亦”的解说。是在论“仁”,“仁”与“学”的关系,在第四节,表现的更加明显,故于彼处再言,此但勿以两者无关即可。
有子认为“孝悌”、“不好作乱”、“不好犯上”是仁,而其中“孝悌”,是仁之根本。但是“不好犯上”、“不好作乱”既然是仁,那么谄媚者自然表现的“不好犯上作乱”,是否也是仁呢?
鉴于过犹不及,此处(有子)补充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意即“仁”是一种中庸(此处用“中庸”二字,是用世人普遍理解之义。非夫子“中庸”之义,博学君子见谅!下文用中庸义,同此)状态,以孝悌为本,不好犯上作乱、但也不巧言令色。
第三节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