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B站读论语】学而第一(十)

2023-03-06论语 来源:百合文库
(一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观:观察,没(mo):去世,故去。
父亲,在古代基本都是属于一家之主,作为其子,是必须要听从父亲的安排与指导的,而从另一面来说,父亲其对于儿子的影响,在其青少年时期也是十分的大,如上所言的“志”,便是能彰显出一个未成年人心性与修养的事物,一个人所立下的志向,将会影响和贯穿他的一生,因此,夫子在这里说“观其志”,是深有寓意的,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他尚未及冠,并没有真正的走出家门去做事的时候,唯一可以真正了解其人的,也只有他的志向了,这是最全面的,也是直指人心的。
及冠前有父母的影响与限制,且人生三观尚未建立起来,因此只需观其志向便能管中窥豹,然而当其摆脱家庭的束缚,自我独立,拥有了可以决定自己选择的能力后,他的行为,就可以作为依据进行观察了,说明一下,我自己妄言,这里的“父没”不一定是单指父亲去世,而是对比其“父在”时的“不在”之意,因此我认为这句当如此翻译:“父亲在其身前时当观其志向,父亲离去之后当观其行为。”古人生活与现代人不同,“父在时,子不主事”——这是钱穆先生所说,大体上,在现代时,倒是可以将其再重新思考与发展一下。
在这一段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一句,先贤都有不同见解,朱熹夫子云,必三年无改其父之道,方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这或许就是民国一些人批判的愚忠愚孝?钱穆先生反正不赞同,他就讲道:若非道,何待三年!然朱夫子也许只是强调了孝的不忍之心罢了。
更或许,钱穆先生,是理解错了朱夫子之意。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并非讲作父之道,而是于父之道,你在父亲身前如何处事父母,丧后三年便也应该如此行之;身前如何行事,去世后也应当如何行事。总是可以看见古史中记载,一些浪荡子,父母生前尚有所避忌,父母去世后,则完全百无禁忌,不守祖业,从而将家族败落,这便是不守家风家道。对父母的孝心,是应当更加努力的去行善事积德业,而不是渐渐忘记了祖宗的教诲,随波逐流而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丧后三年,父母在时如何谨小慎微,为人处事,此时,便也一般无二。
宰我曾问过三年之丧的问题,而夫子则回答,余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故,三年之数,仅是看自心中是否不愧,也不是一定之数,只是因为三年孝期中,孝子心中会常常处于不忍之中罢了。
同样,现代中,此句亦可以同作上面一解,毕竟,游子思念亲人之心,也同样是人心中最真挚的一种情感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