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浪潮守望者: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人的下半场战事|真实故事

2023-04-27 来源:百合文库

中国“第一代”职业经理人多生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时代的弄潮儿。下海、出国、海归、创业,有人已然功成名就,“归隐山林”,但还有更多人不甘止步,一次次寻求自身的突破和成长。
本文主人公是这代人中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许多矛盾的影子:精英和草根,激情和沉重,幸运和坎坷,自信和困惑…从国有企业到跨国公司,从职场菜鸟到CEO导师,从金领精英到草根创业,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此刻,他又一次站在了人生和事业的拐点上,面临着对人生下半场的选择。
“活到了人生下半场,不但知了天命,也越来越了解自己。在对自己变得越来越宽容的背后,实际上是因为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边界在哪儿,这即是成熟和成长,也是一种妥协和无奈。”他告诉“杜绍斐”。
声明:本文系面访主人公后撰写而成,所涉人物及事件皆尽可能还原事实。部分细节因时间久远或尊重隐私,略作调整。
2016年初夏,香港中环。
一场小型酒会正在进行。受邀嘉宾都是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各大私募基金和风险基金的投资人,以及他们的LP们。翟斌正充满激情地向投资人讲述他的商业模式,“我们不是猎头公司,我们是‘猎投’公司。我们创造的‘猎投’希望把人力资本真正变成金融资本,来为创业公司和投资公司服务…现在我们和好几家基金和VC在谈A轮…”
觥筹交错间他自若如常,游刃有余。只有那件他回国前专门从纽约麦迪逊大道bespoke订制,但创业两年来从未穿过的西服能体会主人内心的焦虑。就在几个星期前,某一线私募基金对翟斌公司的投资计划几近达成,却在最后一关被投委会否决了。与此同时,翟斌已应潜在投资人要求,花重金招募了几位大咖合伙人,也拉起了规模不小的团队。如果拿不到外来投资,公司的现金流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酒会结束已是深夜,翟斌辞别众人走向街边等待的士。“Ben,你去哪里?我载你回酒店吧。”香港某产业大王的公子突然叫住了他。尴尬之火瞬间又窜上头皮,但终究无法拒绝朋友的热情。“那就辛苦你了。”翟斌撑笑着说。豪车穿过喧嚷的中环,渐渐驶向冷清的北角。翟斌坐在副驾上,每秒都是煎熬。终于,一扇锈蚀歪斜的铁栅门出现了。“Ben,你确定是这里吗?这里看起来不像个酒店嘛!”年轻人踩稳刹车问道。“没错,就是这儿。”年轻人讶异地打量铁门后的破败民房,又看看翟斌,默默解锁了车门。
“那段时间公司非常艰难,捉襟见肘。我当时每月给自己的工资是5000块人民币,而那间民宿200多港币一晚,基本是携程能够找到的香港最便宜的住宿了。”翟斌坐在虹桥机场泊悦酒店的咖啡厅里笑着说道。他向“杜绍斐”编辑递过一张宝蓝色名片,上面印着两行白字:本瓴才富,首席执行官。
这是翟斌2014年后的新身份。此前的12年里,他是世界著名顶级猎头公司亿康先达(Egon Zehnder)和罗盛咨询(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的全球合伙人。他本可以捧着金饭碗,带着光环,衣食无忧地生活。但某种力量驱使着他放弃所有,开启了“自虐”式的创业生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