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阴暗面(附按)(7)
鲁迅试图给目连戏的《女吊》一节诠释出些许道德的意味,但他的确没有细想这复仇的动机。这种轻松明快的风格以及勃勃朝气同时也见于《无常》。以下便是那女鬼的介绍:
这之后,就是“跳女吊”。自然先有悲凉的喇叭;少顷,门幕一掀,她出场了。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垂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一个全台,内行人说:这是走了一个“心”字……
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人这才看清了脸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假使半夜之后,在薄暗中,远处隐约着一位这样的粉面朱唇,就是现在的我,也许会跑过去看看的,但自然,却未必就被诱惑得上吊。(《女吊》)
毫无疑问的鲁迅将这些鬼魂负在了自己的背上,但却不如其散文诗中描绘的那般憎恨它们,甚至对于它们怀有一些隐秘的爱。他对于目连戏中的这些鬼魂形象的态度是孩子似宠溺的,只有少数作家能够将这如此可怖的主题写的这么饶有趣味。这两篇文章之于鲁迅,一位意外的对世俗迷信如此着迷的社会改良家,是尤为珍贵的。反观周作人所写的不少诙谐却没什么情感的关于中国民间传说的著述,鲁迅的兴趣看来并非全部是出于学术上的。他投以炙热的目光并且从鬼怪狰狞的面目中寻找乐子。鲁迅以恰如其分的幽默为缰,肆意驰驭想象于广袤的主题之上,努力的找寻我们也能爱上这些鬼怪的理由,如果有的话。通过生动的意象,鲁迅把它们带回到生活中来,正如以往,并且诚挚的将它们展现给他的读者。
目连戏,或称为《目连圣子轮回传奇》(
Cycle of the Legends of Saint Mu-lien
),根据周作人的说法,是已知中国二十世纪初期
(
3
)
仅存的宗教戏剧。能够证明中国大众文学是由印度传奇移植而来的最早证据是被发现于敦煌手稿中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
4
)
。因其戏剧化的形式,这是一部很长的戏。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宋朝这出戏自七月初八一直要演出到十五的晚上,时长超过一周。在鲁迅所在的绍兴南四十五里的新昌,这出戏通常演出七个下午和晚上(总计演出时长三十至四十个小时),一年一度,直至
1933年或34年暂停
(5)
。但当年幼的鲁迅观看表演时已经自傍晚开始,到第二天日出便结束了。即使在这个简化版本中,却也包含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元素:唱歌、跳舞、杂耍、讽刺、毫无意义的废话、秽亵、因果报应的说教、恐怖的迷信和关于救赎的信念等。其主要是一部佛祖门下圣子下入地狱拯救其因生前罪孽来此受惩的母亲的故事。但地狱的惊悚却穿插许多幽默,场景亦有圣子见证,所以惊惧之余不乏愉悦。但使得这些慈悲剧更加有趣的原因则是在于其中的全部演员均为业余演出:本地的屠户、木匠、守夜人等等。在他们破旧的戏服之下是显而易见的欢乐,尤其是观众席上的小孩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