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世界和日本传统文学与审美(3)

2023-12-18文学川端康成日本文学日本审美 来源:百合文库
可以说,川端康成的虚无世界,从来不是反叛与断裂,它更像是一种传承,让日本传统的文学与审美理念,到了近现代,仍旧能够开辟出一方小世界并存续下去。
《枕草子》封面川端康成虚无主义世界中的现实性与存在性
很多读者因为川端康成身上的“虚无主义文学”标签,似乎就形成了川端康成“不问世事,只知桃源”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川端康成的文字尽管虚无,但受制于“脱政治性”的日本传统文学理念制约,文字一旦牵扯时事,虚无主义世界也会不可掩盖地显示出存在性与现实性。
美国大兵在日本八幡神社内观看艺伎取悦占领军的表演,战败之后对于日本国内的描写却全数停留在了破败荒凉的人文风貌上。乍看以为日本没有政治与历史。但从日本文学的角度来看,《重逢》实际上渗透了日本文学最大的特性,即“脱政治性”,但是脱的“政治”仅限日本国内,一旦涉及国际政治,那么描写的脉络瞬间便开始有些清晰。二战给予川端康成73年的人生一个极大的割裂感,因此涉及二战的描写中,不可避免地会时常显示出这样的特色。日本国内萧条,却用“脚变丑了”一笔带过,但日俄战争、美军占领日本、侵华战争的有关表述中,“上战场”“在满洲待过”“美军坐在看台上”这样的表述却在一个虚无主义作家的描述下如此诡异地清晰可见,想必也是受到这一特点或多或少的影响。

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世界和日本传统文学与审美


士兵从二战战场上带着疲惫与伤残复员回来,双手沾满了残害生命的鲜血,但川端康成却仿佛一瞬间看到了他们身上某种“纯洁的东西”。《重逢》的剧情初看迷惑,但最深层次的,似乎是来源于日本“武士之道”的精神中“恬静从容地接受自己命运的观念”,认为他们面对战败这样平静的态度,也许就是神道教与佛教中赐予这些已经变质的所谓“武士”们的一种顺从。
除开《重逢》以外,川端康成在很多篇目内都影影绰绰地展现出国际政治带来的真实感,去到日占东北找工作的夫妻,怀揣着当时日本国民去往殖民地和占领土地时普遍具有的“外地感”,期待着生活能够更好;战败给孩子取名“和子”,感慨和平宪法的实施让大家的气氛都从有着轰炸和炮火的战争中逐渐软化。川端康成的文字,似乎透露着他对于复杂国际政治的关心,又似乎没有,模糊中似乎并未言明,这一点,倒是颇具一种“虚无”感。

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世界和日本传统文学与审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