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八根绳下的兰州凉面(2)

2023-10-25牛肉面传记 来源:百合文库
而真实的马保子则可能是那个时代城市贫民的代表,靠着小买卖维持着一家十口人的生计。在南滩街,饮食户远不如奶户、养殖户、皮货户那样让人瞧得起,甚至也不如泥瓦匠舒适。做饮食就得起早贪黑,奔走街巷,不停地吆喝叫卖,对脚力和嗓子都是一种考验,而且来钱很慢,只能赚点蝇头小利,凭着时间的积累延续着生活的梦想。
每天的日子从黎明前早早开始,南关清真寺的唤礼声从高高的塔楼上传来,穿透宁静的夜空,清澈地唤醒熟睡中的人们。马保子的家离清真寺大约 300 米,唤礼声能够清晰地抵达他的耳膜,将他和妻子从熟睡中唤醒,并陆续唤醒成年的儿女。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一家人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他们起床后的各项事务,清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家里准备了足够数量的汤瓶——一种有细长壶嘴的盛水壶,壶嘴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节约用水并防止手上的脏水滴进壶里——以便每一个成年人都能各自完成礼拜前的洗漱,漱口呛鼻的声音在漆黑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如果是星期五的早晨,为了参加中午的聚礼,至少家里的男人们还要洗一次大净,在用来淋浴的吊罐下完成更为复杂的洗浴。这样的洗浴程式,是穆斯林的定制,每天重复,从不例外。

八根绳下的兰州凉面


半个小时后,南关的回民男人们准时会集在清真寺,参加每日的晨礼。晨礼结束,东方大白,整个城市这才苏醒,男人们在渐渐弥漫开来的喧嚣中各自回家。他们脚下的街道在 19 世纪时还是泥水和尘土轮替转换的沙土路,直到 20 世纪初,甘肃提督马安良的到来,才变成了石子路。
简单的吃喝之后,卖面食人的辛苦劳作就得全面展开。如果排除了雨雪天气造成的例外,这样的劳作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时间,相同的步骤,相同的节奏,相同的分工,即使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也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切原料和食材都是最好的,这决定着面食的品质和生意的好坏。
小麦面粉被倒在一个巨大的面盆里,温水里兑上盐,边倒水边搅拌,直到面粉被拌成均匀的索状,就开始揉了。这是个考验臂力的工序,通常由男人们执行。揉、捶、甩、扯,反复进行,这一过程中,要兑三遍碱水,后来被广泛传诵的蓬灰水逐渐代替较为昂贵的食用碱,碱水的多少体现的是从业的经验和天赋的感觉。由于碱水的加入,洁白的面团逐渐变成明亮的微黄,直到一团面被粗壮的手臂使劲拉扯而不断,才算是揉好了。然后,抹上熟清油,揪成一个个小条子,每个小条子能下两到三碗的面,俗称小条子面——在马保子时代的早期,今天的拉面方法还未出现,做面人囿于传统的做法,将一大团面揪成小条面,以便在手里能够拉扯得开,出锅后才分成多份——下锅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饧面,把小条子面捂好,尽量隔绝空气,以防止水分蒸发。在这一工序中,揉面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应力得到了释放,被打乱的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得到舒展和重构,面质因而变得筋道、柔软,口感也更加细腻、顺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