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夜谭随录(十六)(4)
2023-09-16 来源:百合文库
阿稚低着头,非常难为情。第二天启程时,两家人依依话别,难舍难分,都掉了眼泪。门前停着三辆牛车,老翁和老二坐一辆,阿雏带着两名丫环坐一辆,还有一辆载着行李物品,在辘辘声中出发了。山路崎岖难行,初看好像难以通过,但车子经过时却宽绰有余,亦不感到顛簸。老翁朴实,不懂格物之理,只是满口称赞车子设计的巧妙和黄牛的健壮善走。不到傍晚时,牛车停下来不走了。一看,已到了家门口,他对这么快的速度更觉惊讶不解。
老大出门泪迎,吃惊地问老翁:“父亲怎么回来这么快?带回来那么多东西?而后看见弟弟,还带来三位漂亮的女子,瞠目结舌,连一句话也说不出了。老翁来不及一一详述,先教老二引着媳妇去见母亲。后看着把车上行李卸完,让车夫歇息,送了很多钱物谢他。车夫拜谢后就要回去。老翁因天黑路远劝他不要走,但车子已经疾驰而去。老翁正担心车夫匆匆赶夜路,忽然看见几十步路以外车的轮子被树根所绊,翻倒在田里起不来。老翁急忙跑去帮忙,却不见原物,只有稻草人、茅草扎的牛,和麦秸扎成的车而已。老翁大吃一惊,奔回家告诉儿子。阿雏说:“舅妈会变戏法,偶然为之,不足为奇。”当即叫老二都收起来存放在箱中。老翁进内室见老妻,详细叙述了带回老二媳妇的经过,并讲述了为老大定亲的事情,老妻也又惊又喜。消息传开,邻里乡亲都来祝贺。只要见到阿雏的男人,无不都神魂顛倒,女人们则倾羡不已,都在心中猜测她们的来历,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
住了不多久,阿雏对老二说:“告诉父亲快准备筵席,舅妈送三姐来了。”老二禀告老翁,老翁不信,说:“哪有的事!媳妇大白天说梦话,你居然也会相信?”老二惭愧退下。一顿饭的工夫不到,忽听门外人声鼎沸,像是有很多人在一起敲门。老翁急忙出门去看,只见老妇人已走下车,六七个侍女搀扶着用红头巾盖住头、穿着锦绣衣裳的阿稚,一涌而入。接着嫁妝也搬了进来,光采夺目,摆满了整个屋子。老妇人一挥手,随从的人员车马,一下子都变得烟消云散。老妇人对老翁说:“亲家公不慌张,凡是需要的事,想我外甥女都已准备就绪。也不用选择吉日,今天便是好日子,可马上请女婿来拜堂成婚。”老大仓促上堂,手足无措,行礼都不合规矩,侍女们忍不住发笑。入洞房,完成了合卺仪式后,阿雏当场布置筵席,一下子摆出十几桌酒席,山珍海味全有,也不知是何时何人置办的。
老翁与老妻大为惊讶。于是排好座次欢饮。喜筵结束后,老翁见嫁妝堆放满屋,无处安置,很是发愁。老妇人说:“不必多虑。再多几倍的东西,也照样放得下。"随即叫众侍女往来搬运,把满屋的东西都搬进洞房。房子并未加扩,但重新安置后,居然还留有余地。老翁暗自感叹:“富贵人家,办什么事都得法,能因地制宜,不像我等贫寒人家,只多收了几斛麦子,添了一瓮蔬菜,就觉得坐无处、睡无地,处处容不下了。比起他们的心思才力,真是不及百分之一呵!”
老大出门泪迎,吃惊地问老翁:“父亲怎么回来这么快?带回来那么多东西?而后看见弟弟,还带来三位漂亮的女子,瞠目结舌,连一句话也说不出了。老翁来不及一一详述,先教老二引着媳妇去见母亲。后看着把车上行李卸完,让车夫歇息,送了很多钱物谢他。车夫拜谢后就要回去。老翁因天黑路远劝他不要走,但车子已经疾驰而去。老翁正担心车夫匆匆赶夜路,忽然看见几十步路以外车的轮子被树根所绊,翻倒在田里起不来。老翁急忙跑去帮忙,却不见原物,只有稻草人、茅草扎的牛,和麦秸扎成的车而已。老翁大吃一惊,奔回家告诉儿子。阿雏说:“舅妈会变戏法,偶然为之,不足为奇。”当即叫老二都收起来存放在箱中。老翁进内室见老妻,详细叙述了带回老二媳妇的经过,并讲述了为老大定亲的事情,老妻也又惊又喜。消息传开,邻里乡亲都来祝贺。只要见到阿雏的男人,无不都神魂顛倒,女人们则倾羡不已,都在心中猜测她们的来历,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
住了不多久,阿雏对老二说:“告诉父亲快准备筵席,舅妈送三姐来了。”老二禀告老翁,老翁不信,说:“哪有的事!媳妇大白天说梦话,你居然也会相信?”老二惭愧退下。一顿饭的工夫不到,忽听门外人声鼎沸,像是有很多人在一起敲门。老翁急忙出门去看,只见老妇人已走下车,六七个侍女搀扶着用红头巾盖住头、穿着锦绣衣裳的阿稚,一涌而入。接着嫁妝也搬了进来,光采夺目,摆满了整个屋子。老妇人一挥手,随从的人员车马,一下子都变得烟消云散。老妇人对老翁说:“亲家公不慌张,凡是需要的事,想我外甥女都已准备就绪。也不用选择吉日,今天便是好日子,可马上请女婿来拜堂成婚。”老大仓促上堂,手足无措,行礼都不合规矩,侍女们忍不住发笑。入洞房,完成了合卺仪式后,阿雏当场布置筵席,一下子摆出十几桌酒席,山珍海味全有,也不知是何时何人置办的。
老翁与老妻大为惊讶。于是排好座次欢饮。喜筵结束后,老翁见嫁妝堆放满屋,无处安置,很是发愁。老妇人说:“不必多虑。再多几倍的东西,也照样放得下。"随即叫众侍女往来搬运,把满屋的东西都搬进洞房。房子并未加扩,但重新安置后,居然还留有余地。老翁暗自感叹:“富贵人家,办什么事都得法,能因地制宜,不像我等贫寒人家,只多收了几斛麦子,添了一瓮蔬菜,就觉得坐无处、睡无地,处处容不下了。比起他们的心思才力,真是不及百分之一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