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的正确姿势·“原著文本”的认定—曹脂的地位辨析
既然已经确定,客观准确的分析建立在对原著文本全面而细致的阅读,以及对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的参照而形成完整自洽的逻辑,那么这一基础之上,首先就要确认何为“原著文本”。
而在这一点上,笔者注意到目下流行的各种“红学”论点,特别是针对《癸酉本(鬼有本)石头记》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脂砚斋”及批语地位的争论尤为激烈,或云曹雪芹并非作者,吴梅村/傅山才是;或云脂砚斋不过是普通的读者,其批语不具备参考价值,然而在笔者所了解资料形成的基础上,这些论点毋庸置疑都属于谬论!
按,《红楼梦》一书自成书以来版本颇多,目下的通行本多为一百二十回本。然而在民国时期,以胡适、俞平伯等为首的“新红学”学派的学者们通过对藏书版本的发掘和相关史料的佐证指出,《红楼梦》版本的源头是经过“脂砚斋”这一主体批阅后流传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且此后又发掘出己卯本、庚辰本等脂砚斋批本。
而现行一百二十回本经考证后也被发现并非出自作者曹雪芹一人之手,而是由曹雪芹故去后的两位文人,程伟元和高鹗在其八十回的基础上,通过自创或收集各种《石头记》相关故事,整理编纂出后四十回而来。篇幅原因,新红学学者在版本问题上的考证等论述在此不予详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