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笔下的母亲形象(4)
自己的亲叔叔与人打架,贾兰没有说一句话,反而是看到好友忍不住,他却拉着极力去劝,让他不要惹事,因为这件事跟他们不相干。
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性格,显然少不了李纨的教导。想必李纨曾如此教育贾兰,只以读书为上,要给为娘争口气,其他的任何事都和我们没关系,不要惹事。
这种教育方式乍看没错,但却在贾兰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冷漠旁观的种子,只要没到自己头上,他是绝对不会去惹事的,哪怕是看到亲叔叔宝玉与人争执动拳脚,他也不会说什么,更不会参与。
甚至贾府元宵猜灯谜,因为贾政忘了喊贾兰,结果李纨回说“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 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
每次读到这都有些疑惑,从不会给自己惹是非的李纨,按理说,如果贾兰不愿来,她应该会哄着他来,或者干脆找个别的借口搪塞,为什么她会那么说?想来贾兰的“牛心古怪”跟李纨是脱不了关系的。
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本就敏感甚至自卑,而如果李纨作为母亲,除了课子读书外,又没能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那么贾兰养成了冷漠旁观、牛心古怪的性格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说李纨的教子尚有诸多可取之处,至少后来贾兰高中,那赵姨娘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的母亲了。从头到尾,她施加于探春和贾环的一切,让她成为红楼梦里最不称职最愚蠢最上不得台面的母亲。
最典型的还是赵姨娘对贾环的挑唆与辱骂,她得知贾环被宝玉训了,就一顿辱骂,得知宝玉挑逗金钏儿致其跳井,就挑唆贾环去诬陷宝玉,得知芳官给了茉莉粉而不是蔷薇硝,就骂着让贾环去闹……
她得知亲女理家,为了多要几两银子,就不顾贾府旧例,也不顾自己体面,去探春跟前大哭大闹,儿子因为怕三姐姐,不愿闹事,她就仗着自己是贾政爱妾,又有一子一女,跑到怡红院与几个戏子撕扯……
赵姨娘固然有其令人同情的地方,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作为母亲,她对自己子女的教导,可以说一无是处,无论说和做,都是错误的,以至于贾环被她教成了一肚子坏水的坏小子。
王熙凤曾隔窗含沙射影地借训斥贾环骂赵姨娘“你不听我的话,反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 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有这样一个倒三不着两的母亲,也难怪贾环成了人人厌弃的小冻猫子。
而探春能够“老鸨窝里出凤凰”,除了她自己争气外,更重要的是她并非在赵姨娘身边长大,而是跟着贾母、王夫人长大的,如果探春跟在赵姨娘身边,日日耳濡目染她的那些“阴微鄙贱”,一样会被毁了一生也说不定。
生活中,除了自己的母亲,我们也曾见到形形色色的母亲,都说知子莫若母,然而更多时候,我们从一个孩子的行为和教养,亦能大致判断其母为人,判断其所受家庭教育之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