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东浩纪x法月纶太郎·对谈1:否定神学又开张;社会派不写实,超克历史生不逢时(11)

东浩纪x法月纶太郎·对谈1:否定神学又开张;社会派不写实,超克历史生不逢时


东 原来如此,这听起来确实蛮符合的。换句话说,新本格的出现或许实际上有着什么世界性的意义呢(笑)。因为在我看来,后现代性的发展是分几个阶段的,基本上来说,六〇年代可以隐约预见的东西,在九〇年代之后才开始现实化并得到普及。复制艺术覆盖世界的话题,不正是在电影院看电影和在电脑屏幕上看电影之间质的不同吗。比如说七〇年代时,鲍德里亚说一切事物都将被拟像化(simulacre),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流行一个PS游戏的角色叫做“多罗猫”……,您知道吗?
法月 玩过(笑)。感觉那只猫很烦人,我还是更喜欢机器人那边。奇妙的是,在口袋机的那种缩水画面上的活动,反而比电视画面上的活动更能让人移情于角色。
东 这就是问题所在呢。总的来说,世界上有许多个多罗猫,而且都会做出同样的反应,而且全员都知道会是如此,但同时人们依然会认为“这是仅属于自己的多罗猫”。这种移情的诡计与我们之前提到的小说装置很像,但同时又是种不太一样的新玩意。本雅明的艺术复制论告诉我们,只有原作才有灵韵(aura),而复制品是没有灵韵的(16),但事实是世界上充斥着复制品,为它们赋予另一种的灵韵的技法正在不断积累。我认为,九〇年代在日本异样地发展出的角色文化,基本上就是由这种必要性支撑起来的。换句话说,在拟像化的世界中赋予复制品以灵韵的能力,正是角色塑造、角色萌的本质。 过去,文学的魅力取决于如何通过文字传达不可替代的人生的灵韵。由于词语原则上是可以交换的,因此可以说这里讨论的是同样的问题(通过可以互换的东西来传递不可互换的东西),而我认为最近拟像技术的发达,也在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

东浩纪x法月纶太郎·对谈1:否定神学又开张;社会派不写实,超克历史生不逢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