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推理小说杂谈】埃勒里·奎因浅论(6)

2024-03-25推理小说埃勒里·奎因 来源:百合文库
那作者是否应该问读者:“这里的认识你们同意吗”、“那里的常识你们认可吗?”——限于小说体裁限制,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有时候确实在小说中就需要征得读者同意,因为作者认定的共识并不一定真如他所设想的那么可靠,于是“强设公理”就应运而生了。
但马上就有新的问题出现,按照希尔伯特23问中第2问的说法应表述为:如何证明公理体系是相容的,即经过有限步数的逻辑运算,从这些公理本身永远无法推知自相矛盾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要认为这种方法可行,那接下来我们必须证明矛盾不会发生。
看到这里,各位可能想到陆秋槎在《文学少女对数学少女》中《连续统假设》一节对公理化方法的讨论。他认为即使追加公理也不能填补漏洞,而是会引出新的漏洞。论据就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任何无矛盾的公理体系,只要包含初等算术的陈述,则必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用这组公理不能判定其真假。但是,这一定理能否直接引入推理小说,尚待考量。因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要求的条件苛刻。不应该直接类比到推理小说中,甚至于直接应用这个定理。以密室为例,非常显然,当前连限定条件下的密室手法穷举都做不到,谈何一个思维体系足够完全?

【推理小说杂谈】埃勒里·奎因浅论


不过,如果不引用严格定义下的数学定理,而只是比对后再架构推理小说的公理体系,这应该是可以尝试的。
文中亦言:
“追加了这种‘公理’之后,像《希腊棺材之谜》或《暹罗连体人之谜》一类的杰作就根本不会诞生了……”
(段落引自新星出版社,2019年版。)
但如此分析,追加会导致问题,那不追加公理,《暹罗连体人之谜》本身也会有问题——读者和侦探公平竞争的起跑线在哪?直接被作者涂掉了?
我据此认为,漏洞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很难判断某条线索的真假。
若这样想(认为追加公理无用),就会创造出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作者要么故意愚弄观众,要么就会在某条线索的真假证明上来回奔波以致筋疲力尽,终无所获。
谨以《法国粉末之谜》为例,最一剑封喉的线索是指纹粉:
“从我确定粉末性质的那刻起,这个案子在我眼中就已不再神秘,我猜到了真相。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当初以为,”他停了一下,接着说道,“凶手既然能想到使用指纹粉,那他肯定是个非常高明的杀手——简直就是个超级罪犯。他竟然能想到使用警察自己的看家工具——所以,认为他是超级罪犯是个很自然的想法……“

【推理小说杂谈】埃勒里·奎因浅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