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推理小说杂谈】埃勒里·奎因浅论(25)

2024-03-25推理小说埃勒里·奎因 来源:百合文库
那么结论有,奎因为了写出这个故事甚至可以不让埃勒里出场,为了写出这个故事,放弃不适宜的莱特镇,重新创造出辛恩隅这样的虚拟村庄出来,而且仅仅只用了这一次,显然,这本书里有他非常想表达或想要追求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收录在《错误的悲剧》纪念集中的《Terror Town》,也有一个正典中只出现过一次的新英格兰小村庄诺斯菲尔德,本作1958年8月刊载于《Argosy》,所以这话也并非绝对,我们仅限长篇而言。
当然,关于本村还有后话,辛恩隅后来成为了爱德华·霍克笔下《不可能犯罪诊断书》中的常驻地点,而奎因是否对此有向霍克嘱咐什么,我们尚不得而知。在《生命中最后的女人》里明确提到约翰尼·本尼迪克特(注意,此约翰尼和下文的约翰尼不是同一个人)的隐居之地占地两百英亩,位于莱特镇和辛恩隅之间(《奎因的推理艺术》中错记其占六百英亩)。书中写道:
“从莱特镇到希恩角,途中是树林、流水和未经修剪的草地。希恩角是山谷中一块开发出来的区域,从那儿可以爬上西北方向的小山。本尼迪克特的庄园用高高的铁栅栏同外界隔开,大大的充满威胁意味的标记插在栅栏上,一般情况下,铁栅栏可以抵挡外人的追击、刺探和侵犯。”

【推理小说杂谈】埃勒里·奎因浅论


(段落引自新星出版社,2014年版。)
译者欧阳杼老师翻译时未发现“希恩角”就是“辛恩隅”,颇为遗憾。
《玻璃村庄》,整个故事从庭审流程到最后的真相,和《逆转裁判》有不少相似之处,只是藏得比较深不容易被人发现,涉及泄底不多说明。第四章的法庭辩论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可能有些读过本作的读者对“公平”这点有异议。本章的辩论是为了还约瑟夫的清白,在这一点检辩双方的较量是公平公正,分出胜负就能结束的——约翰尼·辛恩做到了这一点。
在《半途之屋》第三章中比尔在法庭上却不能成功洗清露西的嫌疑,他提出来一些疑点,像如果露西是凶手,在现场的某些行为是不合逻辑的,愚蠢得让人无法相信。但检方认为在现实犯罪中,露西不能像侦探小说里的罪犯那样,桩桩件件都做得天衣无缝,有些不合理之处是可以理解的。最终因为露西留在凶器上的指纹,陪审团给出有罪推定。可以看到,辩方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和推理以证实嫌疑人清白无辜,所以在对弈中落了下风。而《玻璃村庄》是反过来,最后推出的事实已经可以证明流浪汉的清白,之所以还进行有罪推定,是因为陪审团的成见,按法庭的实际情况看,我认为这里可以得出嫌疑人无罪的结论。《玻璃村庄》做了过往奎因小说没做的事,之前埃勒里总需要再去证实什么,或者去用各种方法逼出真凶,真凶出来了,嫌疑人才无罪。由是,我认为奎因喜欢《玻璃村庄》的原因是,它单纯靠公正的对决,一分出胜负就洗清了嫌疑人的罪名,不用再过多解释——当然这是个人一家之言,没有任何资料能证明这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