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书评】开花即我求,凋去即终极(5)

诗人眼中的古希腊,就像上一章节中所说的“世界的童年”,是一个充满和谐与神性,人与神同行、蒙受祝福的黄金时代。一边将旧日的美好作为理想追求,而另一边则是当下“神性远离”的状况,和谐不再,人们处在无限分裂、异化的困局。与神同行与神的离去,共同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当然还有第三个阶段,未来的神性复归。不过,从荷尔德林到黑塞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人们还未曾迈出这一步,大概,是在神性远离的现代工业化社会里躺平了吧。
满怀理想的旧日诗人,已是少有人知。他藏在黑森林深处的古代高塔,低低地歌唱着千年前的乐土,神之国的光辉。而漫游的黑塞,披荆斩棘(荷尔德林的诗歌有时非常晦涩)深入这片森林,在许多年后,重新听见他的歌声。
充满渴慕,倦于日课,我们
投进扬抑着你的歌声之夜,
它的舒展之翼
以金色的梦把我们庇荫。(《荷尔德林颂》)
日课在现代汉语里,大约指的是白天的课程或祷告之意,然而此处原诗并未强调“课”的概念。我们可以将日课理解为日常俗事或者海德格尔所指的日常性。它与歌声之夜相对,在神圣的夜晚,酒神的祭司翩然降临到诗人身旁,以歌声将诗人带往那远古的乐土,他们一起去走遍大地。

【书评】开花即我求,凋去即终极


黑塞将荷尔德林称作朋友,他们也许都有着高唱理想的某个时期。相较于因为精神失常而困于高塔、孤寂终老的荷尔德林,黑塞终究是幸运的,他在后半生时,就已经名满欧洲乃至世界。然而,这并不妨碍黑塞以荷尔德林为友。精神世界里的黑塞是孤独的,也许所有诗人都是如此,他们是都彼此不幸的兄弟。
多么奇妙,当你雾中漫步
生命与孤独何殊,
人人互不相识。
个个同样孤独。(《在雾中》)
在诸神隐去的夜晚,在独自流浪的途中,手执灯火的诗人陌路相遇。孤独将漫游上升到了漂泊和流浪,那是他们在自己时代的普遍命运。但也许这场跨越世纪的相遇本身,就如他们的孤独那样,也是一种命运。
正是在这夜和陌生之乡,
同病相怜使我们相亲,
两人各自默默流浪
都不知何处是前程。(《夜行》)
* * *
求道者,自我,拥抱终极
热爱自然与自由的人们,会喜欢黑塞笔下的山川深林,异国风光。沉心于幻想的做梦者,能在黑塞的笔下寻找到一方梦境的世界。如果你对那诗意化的理想心向往之,同样能在黑塞这里找到共鸣。然而,与歌德相比,他笔下的自然世界也许略乏绚烂;与浪漫派的作家们相比,他的想象稍显单纯;而在诗意的理想上,先行的荷尔德林或许更高一些。

【书评】开花即我求,凋去即终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