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创作笔记(1)-否定之否定(2)

下面逐条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创作技法。今天是第一篇,“否定之否定”。
在许多长篇作品中都有一种三重结构。有人称“三幕式”,有人称为“序、破、急”(貌似是源自日本剑道的概念)。当然,咱们学过马哲,可以称之为“否定之否定”。在某些时候,它被称为“反转”,但其实所谓的情节反转只是“否定之否定”的子集。
“否定之否定”又叫“辩证否定”。辩证之意,即附有“正”、“反”、“合”的实质,它体现为存在者对自身的一个无限扬弃的过程。那么,这一“否定之否定”要历经三个阶段,也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理解为“更高层次的自我肯定”)”三个阶段。
——《黑格尔与马克思——在否定之否定中的绝对精神和物质世界》,https://zhuanlan.zhihu.com/p/348387638
“否定之否定”这个名词是黑格尔提出的。马克思批驳他的唯心主义,但辩证法这一好东西则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个人的粗浅理解为: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通往一个静态的完美结果,有终点,是一个“环”;而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没有一个终点,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螺旋”。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是一种“折衷”,是“白”-->“黑”-->“灰”;而马克思的是一种“上升”,是“白”-->“黑”-->“白因黑而显得白,黑因白而显得黑”。

创作笔记(1)-否定之否定


有趣的是,许多令人难忘的作品中,世界观、剧情(主题)和人物的设计,似乎都有着“否定之否定”的影子。
1 世界观的“否定之否定”
有句话说得好:“虚构作品里没有现实,但可以有真实”。在走进大篇幅的架空世界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一种真实感。在创作沙龙《科幻作品中的世界观架构》中,我谈过这种真实感是如何营造的,这里不多赘述。大意是:从物理层到哲学层,科幻世界观共有六层架构。而在第五层的人文层,虚构的历史如果符合“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往往就会天生具有一定的“真实感”,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和戏剧性。
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a)一群热血青年目睹了末日废土上的种种残酷,立志要组织起来,解放全人类。他们艰难创业,打败了残忍的“捕奴队”,压制了罪恶的“最初城”,付出了惨重的牺牲后,建立了法律、秩序与公平的国度。
(b)但好景不长,随着岁月流逝,当初冲锋在前的有志青年变成了大腹便便的老油条,甘愿牺牲的游击队长变成了吃拿卡要的治安官。终于,可怕的灾难降临废土,面对天灾人们毫无还手之力。

创作笔记(1)-否定之否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