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感想
《知否》人物评析1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1026036
《知否》人物评析2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1082941
《知否》人物评析3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1156939
《知否》人物评析4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1230313
静安皇后与琉璃夫人:
情与现实美丽的爱情故事一般是悲剧,因为至深至真的情太难得太不可得了,而人又太想得到了,怎么可能不是悲剧呢?
琉璃夫人和静安皇后如同一对镜像,同样是穿越者,同样理工出身,同样在诗词艺术上有点底子,性情、三观和思维方式都差不多,可是结局却是大相径庭。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投胎的技术——所处阶级不同。有人就会问了:虽然一个是出身高贵嫁入皇室成为皇后,一个是下九流遭人践踏的妓女,但都是被礼教所捆绑的人,阶级哪里是导致她们结局不同的原因呢?还真是。在两者生命安全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静安皇后是没有选择的,也不被允许选择,她眼前只有一条路能走;琉璃夫人身份卑贱,受人鄙夷轻视,但是在礼教方面受到的约束更少,毕竟不会有人傻到和妓女说三从四德,最多是压榨她们的价值,而所谓好人家的女孩,一生也不过就是用来交换的。这样一来,静安皇后的行为更多会从利益,或者说现实的角度出发,比如在失宠的时候如何保持良好心态,用兴趣爱好转移注意等等,而琉璃夫人则会更多地以“情”为人生的原动力。
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情”。《琉云翘传》是出戏曲,不可避免地让我想到了《牡丹亭》。《牡丹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核,就是梦中情与现实的差异和纠葛。宋明理学非常认可情感是人生最根本的经验,但是不能泛滥,在合适的界限之内是合乎“理”的。而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又提出了“生”,汤显祖诠释“生”是人的感情,应该要发挥到至深处。也就是说,情,应该是推动人一切行为的源泉。
我把这个由情推动的行为范围扩大一下:琉璃夫人因为爱自身,爱恋人,于是甘愿离开高覃保全尊严,这种爱是克制理性的,此处的情属于“理”的范畴;而高覃爱琉璃夫人,甘愿离开家族放弃前程,这就超过了“理”的范畴,是发挥到至深处的情。所以我觉得,真正反抗现实追求情的,是高覃。但是,倘若没有琉璃夫人在“理”中的情,也不会有高覃至深的情,这两者是因果关系。
结合《牡丹亭》来讲,在情与现实的相对关系里,情是现实的基础,而现实又规范着情的范围与深度。静安皇后的人生,是合乎现实的;高覃和琉璃夫人,是把情发挥到了极致,到了至深处;如果情感泛滥不受控制,欲望会吞噬自身和他人,重复曼娘的惨剧。
其实这两个故事不全是讲情的,更是讲女子的。
即使身份受到限制,也要追求自己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区域并不固定,可以是家庭方面、社会方面,甚至是立德立言)。其实在国内,对女性的尊重一般是因为劳动生产力,而非思想或者品行。但是,饭是一口口吃的,总要一点点来解决。没有价值,不管是什么人,你的想法都不重要,你的不平并不能改变什么。静安皇后在牢笼里,没有什么途径实现自我价值,甚至可以说是不允许;琉璃夫人倒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惜世人记得最多的,反倒是她的感情史,倒也侧面反映了古代女性对美好爱情的渴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