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看|“自我的苦难”与作为自我反身性的“丧”——以 priest 网络小说为例解读“(7)
这个问题挺普遍的,应该是很多人青春后期到彻底成熟之间那几年都遭遇过的,青少年主角很难绕过去的一个问题。一辈子碰不上的人都是“锦鲤”,而一旦碰上了,就只能迎头迈、解决它,不能躲,否则以后它还会再来,并且纠缠你一生。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全文boss,打完,故事也就结局了。我没事老写这个,大概是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每次都暗搓搓地提,提完又解决不了,只好先把具体故事结了,问题留到下一本书,等哪天我知道答案了,应该就不会再写了。15
与一般网文的长评区评论往往集中于故事中的剧情角色的讨论不同,priest的这三部作品以看似飘渺却又破开屏幕的自我之问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仅以《无污染、无公害》为例,共212条、总字数逾20万16的千字长评,近乎一半的篇幅都是读者们在诉说自己与主角一样“碰上了,就只能迎头迈”的自我之问。
自我之问背后:本真性伦理作为现代道德
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或我应该成为怎样的“我”?自我之问在今天变得如此令人困惑,甚至带来足以取消日常生活合法性的无意义感。这种状况并不为priest及其读者所独有,它是一种当代生活的时代病症。而自我之问之必然产生又难以解答,正与查尔斯·泰勒所说的某种当代理想的状况相关。
在泰勒的叙述中,一种“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自19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茁壮成长,从中发展出的某些观点为此后几代人所熟知并深刻地塑造了当代文化的形态。它包含以下原则:“每个人都有发展他们自己的生活形式的权利,生活形式是基于他们自己对何为重要或有价值的理解。人民被号召去真实地对待自己,去寻求他们自己的自我实现。最后,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确定自我实现取决于什么。任何别的人都不能或都不应该试图规定其内容。”17
“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潮流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其中阿兰·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就开启了一种影响深远、成为经典的对当代文化的批评意见: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中包含的价值相对主义,让一切价值被抹平,将导致青年心灵对古典美德的封闭和政治生活的巨大危机。敏锐地捕捉并反对布鲁姆观点中存在的某种在“古老的公共秩序”18的参照下,将“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视作道德败坏的倾向,即是泰勒论述的基本态度与开始:“这里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像自我实现这类概念背后的道德力量。一旦我们试图将它简单地解释为一种利己主义,或一种道德败坏,一种与更粗暴、更苛求的早期岁月相关的自我放纵,我们就已然偏离了轨道。谈论‘放任’是大异其旨。道德败坏古已有之,我们的时代决不独善。我们需要解释的是我们时代独有的东西。”19
与一般网文的长评区评论往往集中于故事中的剧情角色的讨论不同,priest的这三部作品以看似飘渺却又破开屏幕的自我之问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仅以《无污染、无公害》为例,共212条、总字数逾20万16的千字长评,近乎一半的篇幅都是读者们在诉说自己与主角一样“碰上了,就只能迎头迈”的自我之问。
自我之问背后:本真性伦理作为现代道德
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或我应该成为怎样的“我”?自我之问在今天变得如此令人困惑,甚至带来足以取消日常生活合法性的无意义感。这种状况并不为priest及其读者所独有,它是一种当代生活的时代病症。而自我之问之必然产生又难以解答,正与查尔斯·泰勒所说的某种当代理想的状况相关。
在泰勒的叙述中,一种“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自19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茁壮成长,从中发展出的某些观点为此后几代人所熟知并深刻地塑造了当代文化的形态。它包含以下原则:“每个人都有发展他们自己的生活形式的权利,生活形式是基于他们自己对何为重要或有价值的理解。人民被号召去真实地对待自己,去寻求他们自己的自我实现。最后,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确定自我实现取决于什么。任何别的人都不能或都不应该试图规定其内容。”17
“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潮流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其中阿兰·布鲁姆的《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就开启了一种影响深远、成为经典的对当代文化的批评意见: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中包含的价值相对主义,让一切价值被抹平,将导致青年心灵对古典美德的封闭和政治生活的巨大危机。敏锐地捕捉并反对布鲁姆观点中存在的某种在“古老的公共秩序”18的参照下,将“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视作道德败坏的倾向,即是泰勒论述的基本态度与开始:“这里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像自我实现这类概念背后的道德力量。一旦我们试图将它简单地解释为一种利己主义,或一种道德败坏,一种与更粗暴、更苛求的早期岁月相关的自我放纵,我们就已然偏离了轨道。谈论‘放任’是大异其旨。道德败坏古已有之,我们的时代决不独善。我们需要解释的是我们时代独有的东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