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人物论】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7)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柳絮词》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灯谜诗》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咏白海棠》
这位封建淑女,对世间万事万物总是有十分的把握,因而其“问”也透出一股反诘的意味。而且,她的诗多用一些典雅华丽的词语,如“珍重芳姿”、“蜂围蝶阵”、“花更艳”等等。这些都披示了她锦衣玉食、承欢毋前的贵族气韵。两相比较可以看出,黛玉的疑惑来自于她刻骨铭心的身世孤凄之悲、命运漂泊之愁,她的诗句仿佛是蘸着生命的血泪挥就的肺腑之词。

从洪荒走向文明,是人类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这一点贯穿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中。
在《诗经》时代,先民“对待自然山川怀着诚惶诚恐的敬畏心理”[7],但是到了《楚辞》时代,以《天问》为代表的屈原诗歌对自然历史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表现了人的“理性的觉醒”[8]: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冯翼为象,何以识之?”“天命反侧,何罚何佑?”正是在这种“觉醒的时刻”,个体的情操和人格才得以完美体现。

【红楼梦人物论】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


汉末魏初,动荡的时代、险恶的政治环境使士人学子们人人自危,深感人生无常,所以就有了《古诗十九首》中对于生存死亡的重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喟叹。“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在哀伤的基调下面,掩盖着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重视,是“人的觉醒”的开始。
唐宋时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他们的注意力多在政治民生、时代更替上,似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相对减少。但是,“人的觉醒”的声音并没有绝响。《春江花月夜》里就有淡淡的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表现的是“走向成熟的青少年对人生宇宙的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8]流露的是“宇宙无垠,人生有限”[8]的觉醒式的哀伤。
宋代苏轼在前后《赤壁赋》中又唱出了“人生空漠,无所寄托”[8]的感叹。明清之际,知识分子又陷入了被压制被禁锢的境地,极端专制的环境难以明言个性与自我,知识分子对于个体生存价值的探求变成了“人生空幻的时代感伤”[8],《桃花扇》、《聊斋志异》和《纳兰词》等等明清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这样的哀音。《桃花扇》的结尾唱道:“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国破家亡,个人的前景何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又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渺茫,也不可能找到答案”[8],一切都只能归于人生空幻的感伤,《红楼梦》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红楼梦人物论】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