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中国”这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演变的?(上)(4)
不过,这时候的文化主要指生活方式,而不是指那些很抽象的东西。当时,住在黄河流域的人不断向外移民,这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周边地区的人,他们吃的、穿的,和自身不太一样,正是这种“不一样”,让他们有了区分自己和外人的标准。
作为儒家经典代表之一,《礼记》中,就有关于这些人的记录: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人分别称作“夷”、“戎”、“蛮”、“狄”。这些对应的方位与代号都是相当有考究的。像代表东边的“夷”这个字,字形宛若一人背着一张弓,寓意就是,生活在东边的人,他们是以打猎为生的。再看看北边的“狄”字,反犬旁的旁边,加上了火字,宛若放牧人真实的生活场景,火堆旁边守着牧羊犬,看护着牛羊不被猛兽叼走。寓意就是,生活在北边的“狄”,他们是以放牧为生的。
正是看到了文化上的这种区别,周朝人才把文化作为内外区分的边界。以是否接受中原文化作为衡量标准,接受的称作“华夏”,反之则称作“夷狄”,“华夷之分”自此产生。
上面所说的中原文化,与现代的中原文化不同,在这里是指周朝的礼乐文化。“礼乐”制度是由西周的周公制定的,其具体释义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礼仪、规范称作“礼”,诸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等等都包括在内;而政府制定并颁发的音乐、舞蹈则称之为“乐”。当时,周公认为“乐”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所以,由周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国,奉行的都是礼乐文化,而“华夏”、“夷狄”的区分,就成了他们是否奉行礼乐文化的标志。
当然,这个区分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相反,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华夏的文化一旦被夷狄接受,他们的身份就会随之变化,成为华夏组成的一部分。历史上,为了山东半岛的开发,周朝曾把姜太公派往那里,建立了齐国,也称“东夷”,其职责就是同化当地的其他族群。到战国时期,“东夷”融入“华夏”,变成了齐国的老百姓。诸如此类的案例,在当时数不胜数。华夏也正是借助文化这一工具,不断对外进行同化、扩张,最终建立了天下国家的雏形。
作为儒家经典代表之一,《礼记》中,就有关于这些人的记录: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人分别称作“夷”、“戎”、“蛮”、“狄”。这些对应的方位与代号都是相当有考究的。像代表东边的“夷”这个字,字形宛若一人背着一张弓,寓意就是,生活在东边的人,他们是以打猎为生的。再看看北边的“狄”字,反犬旁的旁边,加上了火字,宛若放牧人真实的生活场景,火堆旁边守着牧羊犬,看护着牛羊不被猛兽叼走。寓意就是,生活在北边的“狄”,他们是以放牧为生的。
正是看到了文化上的这种区别,周朝人才把文化作为内外区分的边界。以是否接受中原文化作为衡量标准,接受的称作“华夏”,反之则称作“夷狄”,“华夷之分”自此产生。
上面所说的中原文化,与现代的中原文化不同,在这里是指周朝的礼乐文化。“礼乐”制度是由西周的周公制定的,其具体释义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礼仪、规范称作“礼”,诸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等等都包括在内;而政府制定并颁发的音乐、舞蹈则称之为“乐”。当时,周公认为“乐”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所以,由周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国,奉行的都是礼乐文化,而“华夏”、“夷狄”的区分,就成了他们是否奉行礼乐文化的标志。
当然,这个区分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相反,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华夏的文化一旦被夷狄接受,他们的身份就会随之变化,成为华夏组成的一部分。历史上,为了山东半岛的开发,周朝曾把姜太公派往那里,建立了齐国,也称“东夷”,其职责就是同化当地的其他族群。到战国时期,“东夷”融入“华夏”,变成了齐国的老百姓。诸如此类的案例,在当时数不胜数。华夏也正是借助文化这一工具,不断对外进行同化、扩张,最终建立了天下国家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