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中国的三次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Renaissance”,即有“重生”之名,也含有“新生”之意。词源是来自于意大利文中的“Rinascita”。出自于意大利画家兼建筑师瓦萨里之笔。瓦萨里曾说过,“艺术与人是相似的,艺术的本性如同人体的本性,都要经历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艺术如此,文化亦然如此。文化是一棵树,这棵树可大可小,都是万物之灵孕育出来的奇迹。树枝上结出的果,就是艺术,历史,文学,音乐等。有的树还是很茂盛,结出的果实饱满香甜。有的树已经枯萎,只剩下一根枯树干在告诉着人们以前的辉煌。那枯树干就是残留的建筑遗迹。建筑是石头,石头是永恒的。
在欧洲的最东方,亚洲的最西方,有一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在海峡之角有一座城市,叫作伊斯坦布尔。这是个小亚细亚的奥斯曼人冠名的称呼。很多人或许会以为这是个地地道道的穆斯林词汇,可有意思的是这个词的词源却是来源于古希腊。伊斯坦布尔在公元1453年之前还是叫作君士坦丁堡。是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的都城,是欧洲最伟大的城市。拜占庭帝国是后人的叫法,就像西汉和东汉。当时的人们并无知晓其中的分别,只晓得自己仍是大汉子民。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的另称。是罗马帝国在戴克里先推行“四头分治”到君士坦丁大帝统一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开始。史称“第二罗马帝国”。然而历经千年的变化,这个庞大的帝国已经萎缩成了一个城邦。在1449年的冬天,君士坦丁十一世登基时,帝国的势力范围只存在于君士坦丁堡这座孤城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可面对强大的奥斯曼大军,纵使君士坦丁十一世有匡扶罗马之志,也显得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