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居乡宦到家亡人散,甄士隐人生的三场大火,曹公早已交代明白(4)
他对道人口中所唱“好了歌”的解读,可以说是整部红楼的主旨所在,也是曹公所感叹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深意之所在。
这时的甄士隐,从最开始的火气、俗眼,到经历了烟消火灭的火灾,痛彻心扉的家亡人散,终于翻过了筋斗,从那个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神仙一流人品的甄老爷,从那个痴心的父母,终于跳出了火坑,转身成为一个抛下一切,万念俱空的出家人。
关于甄士隐出家,其实早在他梦境一回,曹公也已经埋下了伏笔,只是很多人都未曾注意罢了。
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你看,一僧一道早在梦里,就已经提醒士隐,只不要忘了他二人,便可跳出火坑。什么是火坑?比喻极端悲惨的苦境,指争名夺利、放纵欲望而终将导致苦果恶报的场所。而跳出火坑,即指脱离苦海,是佛教用语。
说白了,火坑指的就是滚滚红尘,指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一切让人难以割舍的名利或情感,因此,在一僧一道眼中,要下世之人,都是要造劫(历劫)的,亦是渡劫。
所以,我们看,甄士隐从一个隐居乡宦,到家亡人散,到最后出家,曹公用了三次伏笔,隐藏了三场“大火”,为的就是“逼”出甄士隐出家这个结果,这一段由荣到枯的过程,在佛家看来,即是劫,只有经历了这种劫,才会真正顿悟。
因此,从甄士隐的经历,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贾宝玉在家败后可能的经历,无论是“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还是“展眼乞丐人皆谤”,都是引发其出家结果的必然经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