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楼梦》花朝节,从曹雪芹的1个错误和3处伏笔说起(2)
赏红,简单来说就是:女孩子们将各种彩帛剪成条,系在花枝上;或者将各种颜色的彩纸剪成条,粘在花枝上。还有一种,是做成小的三角旗插在花盆里,以此为花祝寿。就像,现在过生日要吃蛋糕一样。
从书中的详细描述来看,目的不是为“饯别花神”,而是为“花神贺寿”;时令也不是“芒种”,而是“花朝”。
这正是曹雪芹留下的第二处伏笔——赏红习俗。
03、宝钗扑蝶刚刚说到,花朝节有两个最重要习俗,一个是“赏红”,另一个是“扑蝶”。
没错,“花朝节”又叫“扑蝶节”。
提到“扑蝶”,大家都很熟悉。同样在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之前,恰好是“宝钗扑蝶”。文中写道:
(宝钗)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那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
花朝节在仲春之际,正是一派无边春色、烂漫春光。游人纷纷外出踏青、赏花,还时不时的吟咏赋诗,互相唱和,别有一番雅趣。
当然,也少不了特色活动,“扑蝶”便是其中一种。
据《广群芳谱》引南宋 · 杨万里《诚斋诗话》记载:“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大概是因为,此时春和景明,百花盛开,蜂飞蝶舞,正是扑蝶戏蜂的好时机!
汤显祖曾作《花朝》诗:
妒花风雨怕难消,偶逐晴光扑蝶遥。
一半心随戏花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吟诵的就是花朝节“扑蝶”的习俗。
所以说,“宝钗扑蝶”也是暗示“花朝节”。同样,也是曹雪芹留下的第三处伏笔。
04、分析总结从以上三处伏笔可以看出,曹雪芹对“花朝节”的习俗了然于胸。书中之所以写成“芒种”习俗,留下这个“错误”,背后大有深意!
因为,“二月十二日”花朝节是黛玉的生日,而“四月二十六日”芒种,是贾宝玉的生日。
可见,曹雪芹是故意把黛玉生日“花朝”的习俗,放在宝玉生日“芒种”来写。其中又两层深意:
其一,花朝节“赏红”习俗,不仅是赏花,更是爱花、惜花、护花。林黛玉是“百花之王”,贾宝玉是“群芳之主”,二者融合,恰恰体现了宝玉“花”(闺中女子)的呵护之情。
其二,花朝节本意是“迎接花神”,而芒种节却“饯别花神”,一来一去之间,形成明显冲突。同时,文中又有“落花、葬花”的描写,是不是暗示着林黛玉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