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来的第三场雨(9)
“什么?”老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既然给我的名额空出来了,给你额外批一个的手续大概很快就能做完。你回去和你妻子讨论一下吧。”
“好……谢谢。”
老李实际上是无所适从的,他慌忙结束了讨论找了个借口离开了这个小屋子。村长在后面看着他笑了一笑,没有阻拦。
老李他来到父亲的坟上,认认真真地磕上一个长头。
“爸,我可以去省城了,但我并不知道该不该去这里。如果你还在的话会怎么说呢?”
……
那个晚上父亲曾经说:“儿子你记住,就像雨天驰骋风云的龙最后也得回到深海,我们最后也要前往专属我们的地方的。每一个人终点所在的地方都不一样,祖父只是提早我们一步踏上这旅途罢了。”
“可他究竟要去哪里呀?”
“我也不知道。但等我到了我后面要去的地方之后会给你写信的。”父亲抹抹眼角。
“爸爸,龙潜入的那个海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想去看!”
“好啊!等你大了就带你去。”
父亲最后没有履行他的诺言便撒手人寰了,他自然也没有写一封信回来。
……
雨水绘制的铁路网,从火车站乘车前往四面八方的人群,和最后大抵是殊途同归了的父亲和祖父。
老李他自己已经做好决定了。
(七)结局(之一)
那天早上老李是被孩子的嬉闹声吵醒的,好像也混了些别的什么。他强忍住自己对此的厌恶,爬下床、拉开窗帘。不过在省城的很多天都是阴天,就算有光线也不会强势到可以侵入他的卧室并排挤开所有的黑暗,即使他住在高耸入云的公寓楼里,而更多是与之融为灰蒙蒙的共同体,唯一的区别大概是肉眼能看清东西。
三十八岁那年老李因村长提供的那个机会而终于来到省城——这一个让他青年时无比惧怕但壮年后魂牵梦绕的地方,于是他练习了一辈子的早起时逃避阳光的方式也不太有着必要性了。
妻子不在身边,她和儿子早就醒了,毕竟要送他去刚刚就读的小学。
老李走出房门,看见儿子玩着新买的玩具火车,假装着它到站并送客接客,再轰隆轰隆地走向下一个目的地。厨房里妻子正在洗菜切菜,她将这刚刚处理好的绿色投入锅中,下好一碗面条,并将依然在对想象中小火车里的客人们肩负着责任的儿子叫来。
“吃饭啦!”
“列车到站:餐厅站。列车长要开饭啦!”
妻子端出这一碗青菜面,老李看着儿子开始呼哧呼哧地吸着碗内的面条。
然后他突然问道:“过半个月马上要放假了,儿子你想去哪里?”
“爸爸,”儿子的声音因为嘴里有东西而含混不清,“老师说每天早上北京天安门会升国旗,可好看了。我想去看升旗可以吗?”
老李愣住了。他永远没有想到他所认为的平行线之间的跳跃不过像是那年的火车一样循规蹈矩地报站:一站一站然后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