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谷行人《探究Ⅱ》第一部:关于专名||第二章:专名与历史(2)
这一讨论,以感觉先行的经验论和概念先行的唯理论的对立为变奏延续下去。众所周知,在康德那里,我们以感性接受(受容)世界(物自体)并且以先验的形式构成之,康德如此这般统合了这一对立。但是,这一时期,专名的问题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在唯名论之中,与一般概念所对立的,其实并不是个体事物(特殊),也不是感觉和经验,而是专名。只有基于这一点,唯名论才具有正当性。
在经验论者的讨论之中,专名被视为仅仅指示特殊的事物。例如,洛克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特殊,一般名词(general name)是对其抽象后的产物。在此,洛克认为特殊的事物正是被专名指示出来的。而即使特殊的事物有可能持有不同的名字,这也是无益的。但是,在此存在着一个错觉,即,由专名而被指示出的个体的个体性(单独性)与可以被施予一般中的任一的个体性(特殊性)的混同。
但是,在主张与一般(概念·集合)相对的个体先行之时,洛克依然提出了有关专名的讨论,这一点值得注意。实际上,直到罗素提出逻辑上的专名(这个与那个)为止,学者们在讨论个体之时,只能拿起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专名来讨论。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罗素完成了唯名论。而且,与此同时,专名自身也把孕育着谜团般的问题消除了。
3
根据现代逻辑学(译者按:可理解为语言哲学),作为指示个体的情况有两种:专名和记述(限定摹状描述语)。例如,“富士山”是专名,而“日本一座高山”是限定摹状(描述语)。在这种语境中,正如其中所述,专名是应该翻译成限定摹状(描述语)的用法,还是遵循罗素的理论去保留本体呢?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根据专名来指明的个体,最终无非是能不能“还原(翻译理论上的)”成“集合(山)”,或是成为“集合(山)中的格”的问题。其次,这种方法之所以在翻译时占据支配地位,是因为将个体看作在一般性或法则之中,这样的语言法则与科学的志向相一致。
在以上的例子中,将“富士山”翻译成“日本一座高山”时,会残留“日本”这个专名。即使将“日本”这个词替换成于地球上经纬何处存在的大岛屿,实际上又多出了“地球”这个专名。这样,在某种意义上,宇宙与物质这样的事物也可以视作专名了。
认为排除专名就能揭示一般自然法则的前沿科学,却只不过看见了属于“这个宇宙”的,历史性的诸事物罢了。自然科学也是属于“历史”的。归根到底,极致的“专名之排除”,乃是不可能的。如果戏仿维特根斯坦的名言,那就是:并非宇宙中存在神秘之事物,而是“这个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神秘性的。
根据专名而被指示出来的个体性,和那种一旦置于一般性(概念或集合)之下就可以被认清的事物性质不同。换言之,这个个体,比如富士山,并不能被富士山属于山的集合这样的定义所替代。并且,被专名所指示出来的单独性,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样的单独性。之所以说“只有一个”,是因为我们尚未决定是否以专名去称呼它。某事物的单独性,仅仅只是我们用专名称呼它的时候才浮现的东西。
在经验论者的讨论之中,专名被视为仅仅指示特殊的事物。例如,洛克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特殊,一般名词(general name)是对其抽象后的产物。在此,洛克认为特殊的事物正是被专名指示出来的。而即使特殊的事物有可能持有不同的名字,这也是无益的。但是,在此存在着一个错觉,即,由专名而被指示出的个体的个体性(单独性)与可以被施予一般中的任一的个体性(特殊性)的混同。
但是,在主张与一般(概念·集合)相对的个体先行之时,洛克依然提出了有关专名的讨论,这一点值得注意。实际上,直到罗素提出逻辑上的专名(这个与那个)为止,学者们在讨论个体之时,只能拿起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专名来讨论。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罗素完成了唯名论。而且,与此同时,专名自身也把孕育着谜团般的问题消除了。
3
根据现代逻辑学(译者按:可理解为语言哲学),作为指示个体的情况有两种:专名和记述(限定摹状描述语)。例如,“富士山”是专名,而“日本一座高山”是限定摹状(描述语)。在这种语境中,正如其中所述,专名是应该翻译成限定摹状(描述语)的用法,还是遵循罗素的理论去保留本体呢?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根据专名来指明的个体,最终无非是能不能“还原(翻译理论上的)”成“集合(山)”,或是成为“集合(山)中的格”的问题。其次,这种方法之所以在翻译时占据支配地位,是因为将个体看作在一般性或法则之中,这样的语言法则与科学的志向相一致。
在以上的例子中,将“富士山”翻译成“日本一座高山”时,会残留“日本”这个专名。即使将“日本”这个词替换成于地球上经纬何处存在的大岛屿,实际上又多出了“地球”这个专名。这样,在某种意义上,宇宙与物质这样的事物也可以视作专名了。
认为排除专名就能揭示一般自然法则的前沿科学,却只不过看见了属于“这个宇宙”的,历史性的诸事物罢了。自然科学也是属于“历史”的。归根到底,极致的“专名之排除”,乃是不可能的。如果戏仿维特根斯坦的名言,那就是:并非宇宙中存在神秘之事物,而是“这个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神秘性的。
根据专名而被指示出来的个体性,和那种一旦置于一般性(概念或集合)之下就可以被认清的事物性质不同。换言之,这个个体,比如富士山,并不能被富士山属于山的集合这样的定义所替代。并且,被专名所指示出来的单独性,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样的单独性。之所以说“只有一个”,是因为我们尚未决定是否以专名去称呼它。某事物的单独性,仅仅只是我们用专名称呼它的时候才浮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