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6)
这才是一个帝国的灭亡。
学的东西一定要深。所谓深度是与气质密切相关的东西,一个半桶水的家伙摇啊摇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学习只过表面,只会阅后即焚。我们还记得,学习的要素先是经过下丘脑,再是海马体,这一部分是场景的信息处理,接下来才是情绪。而前面这两部分根据小白鼠的实验可知,是即便没有脑子的人也会因为重复而得的潜意识而无意识的活动到。要想学的深 重要的还是后面的,经验提取,认知思考,决策和行为。说实话,这一部分我没怎么懂,就不班门弄斧了。认知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认为 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变化的过程。我是这样理解的,失败是成功的母亲,而不论成功与否,都是与学习场景相挂钩的经验,而这种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或可行性或不可行性都是固定的思维模式。这个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三岁看老和首因效应了。唉,还好我前面的知识记得牢固,差点就什么都不懂了呢。
我觉得这些哲学的概念很像我当时学习英语单词,今天学习了一个新的释义,忽然在另一篇文章里就发现了这个新的释义,这种强烈的正向反馈会让我分泌多巴胺,兴奋的继续学习,也会让我对这件事保持长久而稳定的兴趣,也会让我深深的因为这个场景记住这个单词。
要想学的好 除了正向反馈之外,还得用不熟练的方式去刻意训练。在我看来,一开始门槛要低,尊重作者的版权,做做笔记重点,让自己适应这个节奏,处于舒适区的边缘,接着就要开始,正面反馈,要积极思考所见到的一切,找到相关联的碎片,阅读面要广,挖的点要集中 才能行散文不散的建立起知识架构。除了通过文字的复述外,还要善于应用作者的目的,引用到部分来帮助自己拓展知识。接着就到了提出问题的部分。最后就是如果计划失败了你有啥解决方案的部分 。话说的不错,但是我也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了,是日本经理与下属常有的办公流程。当时我轻轻一撇 没想到居然记住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立场决定注意力,拿着锤子的人看哪里都是钉子。脑里有信息的我看哪里都能套用的上去。
为什么我们要跨领域学习呢?同样是立场决定注意力的问题。你用着惯用的立场去思考超乎你领域的范围,你会忽略掉很多东西。也就是传说中的你看见了但也没有看见。当你感觉学习吃劲,学的快忘的快,感觉学过,学了不会你就要考虑一下 是不是只是浅层学习了,有没有刻意训练过,用自己不熟悉的方式 ,是否延伸思考了。是否在学习的时候没有跨出原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