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对《红楼梦》的四大贡献,让后世受益两百多年(4)
庚辰双行夹批: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
我们知道,香菱位列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而能位列副册多是出身高贵但命途多舛之人,香菱为隐居乡宦甄士隐之女,其出身自然高贵,而其品格亦是不凡,所以脂砚斋将她与十二钗正册人物,以及平儿、袭人等一等大丫鬟相较。
事实也证明,香菱虽然命不好,但从其学诗一回可知,她继承了乃父甄士隐之完整品格和才情,根基好,容貌好,又端雅,又风流,又贤惠,可以说是大观园中才貌双全的一等一的女子。
而也惟其如此,在我们看到其悲惨命运时,才更加为之惋惜遗憾,这大概也是红楼悲剧深意之所在,愈是优秀女子,曹公愈使其入薄命司,这也应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基调。
脂砚斋对人物的臧否可谓精确,好的他亦会跟着手舞足蹈,甚至也品评一番。不好的如凤姐、雨村等人,脂砚斋亦直呼之为“奸雄”,马道婆之流则更是“贼婆”,可见脂砚斋亦是性情中人。
四、画龙点睛
我们小时学课文,老师总会带领我们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这亦是脂砚斋对于红楼的一大贡献,我理解为画龙点睛之笔。
阅读脂批红楼会发现,几乎每一回,都有回前批和回后批,这些批语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对曹公写作手法的总结,一块是对本回情节的精髓点评,亦是曹公所要传递之“其中味”。
很多人奇怪,既然曹公写的是贾府之兴衰,为什么不开篇就写,而是插入那么多看似无关的内容?这一点脂砚斋在第二回的回前批里给出了解释。
此回亦非正文本旨,只在冷子兴一人,即俗谓“冷中出热,无中生有”也。其演说荣府一篇者,盖因族大人多,若从作者笔下一一叙出,尽一二回不能得明,则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子一人,略出其文,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染,则耀然于心中眼中矣。此即画家三染法也。
未写荣府正人,先写外戚,是由远及近,由小至大也。若使先叙出荣府,然后一一叙及外戚,又一一至朋友、至奴仆,其死板拮据之笔,岂作十二钗人手中之物也?今先写外戚者,正是写荣国一府也。故又怕闲文赘累,开笔即写贾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荣府之速也。
这两段批语,不仅总结了本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原因,更替曹公解释了他为何会这样构思红楼梦,以及为什么冷子兴叫“冷子兴”的深意,为什么贾敏还没出场就被写死了等等,令几百年后的我们,隔着时空,犹觉有一高人在旁指点迷津一般。
再如戚序本、蒙府本四十九回回后批,脂砚斋对众人所披斗篷的深意做了详细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