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贝托·埃科 王尔德:悖论与警句(2)
相反地,当警句和一般人的意见起强烈冲突的时候,乍看之下显得悖情违理,令人难以接受,而且大家需要先将那修辞夸大的形式明智地减缩才能拨云见日,明白这种警句其实包藏了很难让人接受的真理,于是,我们进入了悖论(paradoxos)的畛域。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查,所谓的悖论是由parà、ten和doxan等字所构成,意即“超越一般意见”。因此,这一字词最早系指一个偏离大众舆论的断言,令人感到怪异、陌生、出乎意料,而这正是中世纪作家圣伊西多禄使用该词时所要表达的概念。如果这一令人惊讶的断言得以被人看出负载着真理价值,那也是要在漫长的时间道路上行进后才能成功。
因此,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个在当时被视为谬误的悖论,时至今日却成为真理。请参考《哈姆雷特》:
奥菲莉亚: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雷特:如果你贞洁又美丽,那么最好不要让你的贞洁跟美丽来往。
奥菲莉亚:殿下,美丽跟贞洁相交,不是再好不过吗?
哈姆雷特:嗯,的确,因为美丽可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自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是怪诞之谈,可如今已经得到证实了。
悖论的逻辑是自成一格的,都是一些大家既无法证明真伪,内部又自相矛盾的断言,比方说谎的人提出的悖论。不过渐渐地,超越修辞的意义也崭露头角了,因为这个缘故,我还是执着于巴塔利亚《意大利语大辞典》里的定义:
命题、概念、陈述、结论、隽语,通常以纯理论式或道德伦理式的论述呈现,并和广泛传播或者大家都接受的意见相左,同时也和经验及常识相悖,更和它涉及的信仰系统,和大家认为天经地义的知识元素大相径庭。(而且通常不具备真理的力量,只是被贬到诡辩的层次,它被幻想出来只是因为有人性好偏激或喜爱卖弄辩论技巧,但在似乎不合逻辑和不协调的形式里它也有可能包含一丝主观上的效力,而这种效力最后会扎稳根基,对抗那些不加鉴别就人云亦云的人,对抗他们的无知以及过于简单的判断。)
因此,警句似乎是被视为真相的格言,它有意呈现隽言妙语的外貌,而悖论所显露出来的原始面目似乎是谬误的,只不过经听者的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便能明白它揭示了作者认为是对的东西。悖论在舆论的期待以及它那惊世骇俗的形式之间存有一道鸿沟,因此让人觉得机智。
文学史上多的是警句,但说到悖论就寥寥无几了。警句的艺术是容易的(谚语也可视为警句:滚石不生苔;狗吠比狗咬更糟糕),而悖论的艺术是艰难的。
不久以前我研究过一位警句大师:皮提格里黎①。下面列出他最精彩的作品;其中几条极富哲理,所断定的真理却和一般人的意见南辕北辙:
①译者注:Pitigrilli(1893—1975),意大利作家。
美食家:上过高中的厨师。
语法:教你语言却妨碍你说出口的复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