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媒眼看 | “故事社会”与后现代的散布——从网络文艺的新叙事形态说起(4)

日本ACGN作品中数据库消费模式的诞生和流行,与经历了二战战败及泡沫经济后经济发展停滞的日本社会的后现代境况密切相关,而这一模式又伴随着后现代境况的全球蔓延,以强大的影响力对包括中国网络文艺在内的全球流行文艺造成了深刻影响。对萌要素数据库的广泛挪用,可以说已成为中国网络文艺的一个基础性特征。
对于中国网络文艺中数据库消费模式的讨论,“拉郎”剧情向的MAD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拉郎界”知名CP“伏黛”拥有大量剧情向MAD,并一度登顶弹幕视频网站B站最受欢迎CP榜。所谓“伏黛”,是指《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伏地魔与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拉郎”CP。纵观“伏黛”MAD,最常见的情节模板是一见钟情,书信传情,伏地魔为救林黛玉而制作魂器,遭到波特或其他人的阻挠。根据能否成功拯救林黛玉,故事结局可分为悲喜两种。在三五分钟的时长内,运用极度有限的视频素材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显然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于是,MAD创作者们省略了一切能被省略的内容,几乎没有创作者会浪费时长解释林黛玉为什么会死,与魂器相关的复杂设定也往往一笔带过,而观众则必须在观看视频时顺利补全所有省略之处才能正确理解故事。

媒眼看 | “故事社会”与后现代的散布——从网络文艺的新叙事形态说起


但“伏黛”CP中的伏地魔与林黛玉又不真的等同于原著中的角色:林黛玉温柔细腻,根据具体作品的不同,有时天真烂漫,有时带点傲娇,有时带点病娇;伏地魔则一改原作中的反派形象,对林黛玉的一往深情,成为他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哈利·波特》,图片源自豆瓣)
“伏黛”MAD最终会普遍地共享这样的人物特征,是因为在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脑海中共同存在着一个可方便调用的叙事素材数据库。《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个异常复杂的人物,即使用整部MAD作品去展现,恐怕也难以道其万一。故相关MAD中的林黛玉实际上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经历人物特质的解离与重组后得到的新角色,她一般拥有两三个明确的性格点,每个性格点均可用一个数秒或十数秒的场景充分展现出来。这种解离重组的过程使相关MAD中的伏地魔与林黛玉变成了“自律”的角色,可以离开原本各自从属的世界,共同进入一个全新情景,并产生爱情。

媒眼看 | “故事社会”与后现代的散布——从网络文艺的新叙事形态说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