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往昔啊往昔——读书笔记《归去来兮》、《茶馆》(4)

2024-06-14杂谈茶馆归去来兮老舍读书笔记 来源:百合文库
时间来到1957年,距离《归去来兮》已经过去了15年的光阴。这15年确实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想用自己的话总结它、记录它,却怎么也说不好它,最终只能伴随闪光的过往说上一句真是难忘的岁月。《鼓书艺人》、《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的先后问世让老舍愈发名声大噪,也让他逐渐明白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他将自己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加以萃炼,最终都放在了这本不朽的书中,终于,中国文学史上永存光辉的一笔诞生,《茶馆》出现在1957年巴金编辑的《收获》杂志里,而在此之后的半个多世纪,将有无数的演员登上舞台,一遍遍诉说着那段“莫谈国事”的往昔。
《茶馆》的成功众人有目共睹,而老舍精妙的笔锋和丰富的生活经历更是缺一不可。相比于《归去来兮》,茶馆只有三幕剧,却描述了时间跨度更大的背景。不仅如此,从登场人数、细节刻画、故事内核多个方面我们都能看到老舍在这几年中成长的痕迹。这不同于失去本心被生活打磨棱角的成长,更像是历经风雨后回看过往的返璞归真,五十多个人物在老舍的笔下也不再是简单的符号,他们更像是从皮影戏中脱离了支架而走到观众队伍里鲜活的人,曾经直白的平铺直叙在《茶馆》里并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处暗喻和隐藏在动作之下的内心活动。一个茶馆,一个社会;三次转场,三代生活。人声鼎沸的裕泰茶馆里,却突兀地出现着“莫谈国事”的张贴字条,看似红火热闹实则却处处感到被封锁和压制。而茶馆掌柜王利发(有利便发),旗人常四爷、松二爷(外人不知其名,只称呼为爷),老房东秦仲义(重情重义)等人贯穿三幕戏,深刻地反映出那个年代最有特征的三种人,他们撑起整场戏结构上的运行,更深刻地反应了那一群人在变化的时代下拖着沉重身躯挣扎的身影。

往昔啊往昔——读书笔记《归去来兮》、《茶馆》


文章以破产农民康六卖女儿为重磅开头,一出场便调动严酷的气氛。再看结尾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三位老人看透了旧中国社会现实的腐败,在凄凉与绝望中,撒纸钱“祭奠自己”,整场都是如此压抑。没人不喜欢热闹,没人不喜欢合家欢,但当一群被时代抛下的人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又怎能不深受触动呢?结局里的老人们没有了身份尊卑、没有了深情大义、甚至不再在乎自己的钱,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甚至连国家里的一粒尘埃都算不上,失去意义的茶馆仿佛青铜色的破塔,摇摇欲坠地强撑着,而失去意义的自己又怎能让世界看见呢?
《茶馆》的最后,破旧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散客闲谈的被镇压的学生运动以及结尾沸沸扬扬的学生运动,康大力参加的革命,康顺子、王大拴投奔西山游击区……种种消息给阴暗的茶室里投去一小片亮光,让这个悲剧故事流露出最后一丝温情。一个茶馆从古朴中式到西洋新式再到破败散落,一群人从达官显贵到势力商人再到学生农民,时过境迁的冲击力在几十分钟里展现给众人,是我们不得不感慨曾经与过去。我们站在上帝视角俯瞰过去的沧海桑田,亦如曾经的人站在茶馆外盼望着明天,岁月的磨难所带给人的震撼第一次跨过时空、联通千里。回忆起过往,我们不得不感谢老舍将旧时代北京社会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那种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旧时代的愤恨都是如此纯粹,精炼的笔触凝集了几代人对往昔的感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