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李强:游戏,一种“动心经验”的方法论——读王玉玊的《编码新世界》(3)

此前关于电子游戏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出发点各不相同,但落脚点往往还是在“文学”上。《编码新世界》的落脚点,不是“电子游戏”或“网络文学”,而是新的经验。作者将“电子游戏”与“网络文学”都视为新的人的存在经验之表征。也就是说,游戏和文学之间,不是谁影响谁的问题,而是它们在媒介变革之际共同表现着新的人的经验。
作为资深的“90后玩家”,王玉玊的游戏经验丰富,同时也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相对于前人研究,她不仅进一步厘清了网络文学与电子游戏的复杂关系,还探讨了这些关系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新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文学”。她找到了“模组化”这个电子游戏或者说是整个电子媒介的基本构成与运行逻辑,来对“文学”进行解码-重构。“模组化”是指“将一切复杂事物拆分为可实现、可复制的简单模块,再通过拼接组合实现其整体功能”[5]。王玉玊指出,“对于普遍具有玩家经验的网生代而言,模组化的、数据库式的思维方式,已经具备了解释全部文艺作品和生活情境的能力。”究其原因,他们失去了“从一开始便将事物感知为一个完整连贯的整体的能力”,而这是现实主义文艺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想象力。[6]王鑫评价“文学模组论”说,“作者正是在‘编码’的意义上看到了数码环境下的文学:

李强:游戏,一种“动心经验”的方法论——读王玉玊的《编码新世界》


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都是名为‘文学’这一程序中的不同‘模组’,需要什么,就调用什么。作者则是程序员,调用、安排、组织模组,让它们运转。”[7]“模组论”或许还不能完全覆盖整个“文学”,但它至少可以有效解释当前以类型小说为主的网络小说,经历两次游戏化之后的网络小说,已经拥有了“文学模组论”的底层结构。有了电子游戏的经验视角之后,才能更精准地发现这些结构,深化对于“文学”的思考。
对“文学”有了新的理解之后,就可以讨论文学中那些古老议题在网络时代的新变了。在讨论言情小说时,王玉玊借助游戏视角,重新解释了言情小说中常见的“虐恋”和“甜宠”两种爱情模式。她认为,“虐恋”继承了对既往通俗文艺作品中的言情模式,接近于启蒙时代奠定的爱情观念;“甜宠”则更接近于自ACGN作品中继承而来的羁绊。她将“羁绊”看作“基于共享时间的情感联结”。[8]在“羁绊”的意义上,人的亲密关系的基础也可以得到新的解释:传统的基于地缘、血缘的共同体逐渐瓦解,人被剥离至原子化生存的状态。趣缘社群成为地缘社群、血缘社群的代偿,依托于网络媒介大规模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代偿功能,趣缘社群以强大的热情建构着各自的小历史、小叙事,以填补宏大叙事的空缺。[9]包括“甜宠文”在内的各种情感模式,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新的“小叙事”,它反映着新的生存经验和情感诉求。

李强:游戏,一种“动心经验”的方法论——读王玉玊的《编码新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