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一些想法(3)
“我们分析原文不难发现,孟子的本意并非是我们平常了解到的含义。我认为更中肯的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取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做到了禀告的本分(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和敌意,所以不便禀告。况且尧作为帝王是天下人民的父母,完全可以代替舜的父母)。”
不孝顺和不尽到后辈责任本身意思就有大面积的重合,而且既然都不孝有三了,那么后面所跟的就应该是更具体的内容,后辈责任太泛了。不孝有三是哪几样我们今天不得而知,孟子中再提到具体的不孝也只是“世所谓不孝者”而非孟子本人观点了。
舜不告知父母而娶妻,是怕没有孩子,为什么舜怕没有孩子呢,因为告知父母这婚事一定不会被允许,没媳妇怎么会有后代呢,所以君子以为犹告也。
如果原文翻译为舜不告知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责任,中间没有任何转折铺垫就接君子以为犹告也,这说不通。
仅仅因为父母对舜不好就不告知,儒家可是认为“父母责,须顺承”的,舜不就在圣人那里没理了吗,又怎么会君子以为犹告也,而且之前舜的父母对他那么不好,舜的态度也依旧很好,怎么到这里就不告知了呢,不是怕没有孩子是怕什么,所以说舜不告知不是因为怕父母态度不好,而是怕父母不同意没有后代。万章中孟子也说:“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这句话只能用第一种解释才说的通,不是什么怕父母对舜还有偏见。
不孝顺和不尽到后辈责任本身意思就有大面积的重合,而且既然都不孝有三了,那么后面所跟的就应该是更具体的内容,后辈责任太泛了。不孝有三是哪几样我们今天不得而知,孟子中再提到具体的不孝也只是“世所谓不孝者”而非孟子本人观点了。
舜不告知父母而娶妻,是怕没有孩子,为什么舜怕没有孩子呢,因为告知父母这婚事一定不会被允许,没媳妇怎么会有后代呢,所以君子以为犹告也。
如果原文翻译为舜不告知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责任,中间没有任何转折铺垫就接君子以为犹告也,这说不通。
仅仅因为父母对舜不好就不告知,儒家可是认为“父母责,须顺承”的,舜不就在圣人那里没理了吗,又怎么会君子以为犹告也,而且之前舜的父母对他那么不好,舜的态度也依旧很好,怎么到这里就不告知了呢,不是怕没有孩子是怕什么,所以说舜不告知不是因为怕父母态度不好,而是怕父母不同意没有后代。万章中孟子也说:“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这句话只能用第一种解释才说的通,不是什么怕父母对舜还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