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沈复《浮生六记》并序校注本(前三记)(7)
[11]失怙(hù护)——《诗·小雅·蓼莪》中有:“无父何怙?”故后称父亲死去为“失怙”。
[12]修脯——旧时称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修,通“脩”,干肉。
[13]斋期——其意或为沈复曾出痘(长青春痘)严重,二人相约持斋,清淡饮食以缓解病情。
[14]相迓(yà亚)——相迎。
[15]《国策》:西汉文学家刘向(前77~前6)编订《战国策》。《南华》:《庄子》又称《南华经》。匡衡:西汉经学家。史迁:《史记》作者西汉·司马迁。班固(32~92):《汉书》作者,东汉文学家。昌黎:韩愈(768~824),因韩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柳州: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庐陵:欧阳修(1007~1072),庐陵人,北宋政治家。三苏:苏轼的父亲苏洵(1009~1066),以及苏轼、苏辙(1039~1112)兄弟的合称。贾: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政治家。董: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政治家。庾:庾肩吾(487~551)、庾信(513~581)父子。徐:徐摛(474~551)、徐陵(507~583)父子,都是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
陆贽(754~805),唐朝政治家。
[16]李:李白,号青莲居士。杜:杜甫(712~770)。后文乐天先生,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17]文君:卓文君。相如:司马相如(前179~前118)。一日司马相如为客,在卓文君家弹琴,文君倾慕之,遂与之私奔。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之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内,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问曰:“何处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见之者。实则同行并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彼此皆不觉其所以然者,始以为惭,继成不期然而然。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