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名堂 | 王玉玊:“游戏化向度”、“网络性”与基于(数码)人工环境的网络文学(2)
锚定核心概念:
“游戏化向度”与“数码人工环境”
在《编码新世界》中,王玉玊博士用“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来描述她对网络文学的主要看法,其中,“游戏化向度”这一表述意指来自电子游戏领域的诸概念、结构方式与叙事手段进入网络文学的过程,这改变了网络文学的创作程式,同时改变了人们创作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在全书的结尾,她又提出了“基于(数码)人工环境的网络文学的自觉化与自我实现”这一新观点。在她看来,相较于前者,后者更加根本、也更加准确。电子游戏是最直接、清晰地显现了模组化、数据库化的数码时代底层逻辑的一种文艺类型,不论对创作者或接受者都是如此。因此,基于(数码)人工环境产生的网络文学首先表现为“像游戏一样”的文学,比如,它采用了“升级打怪换地图”这样的游戏表现结构,也会使用数值设定等辅助创作、对角色实力进行符码化包装。但是“游戏化”这一概念虽然是足够形象的切口,却仍没有直接切入问题的最底层。
王玉玊博士表示,所谓“像游戏一样”的文学无非是指其与游戏共享了数码时代的底层逻辑,所以她现在更倾向于使用“基于(数码)人工环境的网络文学的自觉化与自我实现”这一说法。
从“游戏化向度”到“数码人工环境”,“游戏化”或“泛二次元化”不再是网络文学的一次转向或网络文学的某种向度,而是网络文学的普遍特性。接下来,她与同学和听众们重新讨论了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作为对《编码新世界》一书结论的补充。
王玉玊博士向同学与线上课堂的听众们解释《编码新世界》的核心概念
再议网络文学的“网络性”:
文学“世界”与网络文学的“自觉化”
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一直是网络文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超链接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网络版”等概念都不足以准确而充分地描述网络文学时,邵燕君老师曾说“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势必要从其‘网络性’中生长出来”,由此提出“网络文学的‘网络性’”这一新维度,并给出“网络性”的三个层面:超文本、粉丝经济与ACG文化传统。
“游戏化向度”与“数码人工环境”
在《编码新世界》中,王玉玊博士用“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来描述她对网络文学的主要看法,其中,“游戏化向度”这一表述意指来自电子游戏领域的诸概念、结构方式与叙事手段进入网络文学的过程,这改变了网络文学的创作程式,同时改变了人们创作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在全书的结尾,她又提出了“基于(数码)人工环境的网络文学的自觉化与自我实现”这一新观点。在她看来,相较于前者,后者更加根本、也更加准确。电子游戏是最直接、清晰地显现了模组化、数据库化的数码时代底层逻辑的一种文艺类型,不论对创作者或接受者都是如此。因此,基于(数码)人工环境产生的网络文学首先表现为“像游戏一样”的文学,比如,它采用了“升级打怪换地图”这样的游戏表现结构,也会使用数值设定等辅助创作、对角色实力进行符码化包装。但是“游戏化”这一概念虽然是足够形象的切口,却仍没有直接切入问题的最底层。
王玉玊博士表示,所谓“像游戏一样”的文学无非是指其与游戏共享了数码时代的底层逻辑,所以她现在更倾向于使用“基于(数码)人工环境的网络文学的自觉化与自我实现”这一说法。
从“游戏化向度”到“数码人工环境”,“游戏化”或“泛二次元化”不再是网络文学的一次转向或网络文学的某种向度,而是网络文学的普遍特性。接下来,她与同学和听众们重新讨论了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作为对《编码新世界》一书结论的补充。
王玉玊博士向同学与线上课堂的听众们解释《编码新世界》的核心概念
再议网络文学的“网络性”:
文学“世界”与网络文学的“自觉化”
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一直是网络文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超链接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网络版”等概念都不足以准确而充分地描述网络文学时,邵燕君老师曾说“网络文学的‘文学性’,势必要从其‘网络性’中生长出来”,由此提出“网络文学的‘网络性’”这一新维度,并给出“网络性”的三个层面:超文本、粉丝经济与ACG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