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酒事》第一章-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2)
“这个梦好,一定要给娃娃把名字按照这个梦来起,才能把福气留在命格里,梦里是啥就起啥!你还算啥不?财运?事业?不算的话一共三十块钱。”
虽然我父母都是七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妥妥的知识分子,但很不幸,他俩专精理科,创作能力仅限于在政府工作写公文。
从出生到上户口的一个月内,我的名字就在李王八、李月亮、李羊肉和李泡馍之间悬而未决,正如公文写作标准第一条,是什么就写什么。
感谢我家人的审美,泡馍就泡馍吧,起码比李王八好多了。
所以在我十二岁上初中以前,陪伴我的名字一直是李泡馍。
但是从我六岁上小学起,开始被小伙伴天天笑话,懂事的孩子就有自尊心,我为了名字的事天天闹腾,经常抱着茶几腿死活不愿意上学。
后来父母拗不过我,通过人脉,找了位大学老教授求助,老人家听完我的取名经历,喘着气笑了三声,一口气没续上,捂着心脏就被拉进了抢救室。父母认为,在这件事上,万恶之源就是要改名字的我,先是一顿好打,又按着一脸悲催的我给老人家咣咣磕了无数响头道歉,还陪着笑奉上二百元润笔费,我才得以在初中摆脱李泡馍这个人见人饿的名字。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后来,我在大唐才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看到自己名字那一刻,觉得整个世界都美好了。
一顿毒打没白挨,那些个头,也没白磕啊!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先看有我名字的唐诗,又开始看宋词元曲,离骚到汉赋,各色典籍,最终在国学的世界里不可自拔。我最初的学习动机很单纯,只不过是,不想给我的孩子也起一个李泡馍这样的名字。
时光飞逝,当年拖着鼻涕泡的李泡馍,后来吟诗弄赋的李乘月,也在不知不觉中大学毕业了。
我大学的专业是影视编导,但是我最后并没有走上影视这条发展道路,你可以喜欢一个行业,喜欢的废寝忘食,但是有朝一日,你需要以这个行业为工作,靠这个事情赚钱养活自己时,这行业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另外一番模样。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有时我会想,如果让李白,张若虚或者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把写诗当做工作,写不出来就没有俸禄拿,那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呢?历史也给过我一点答案,至少李白做翰林待诏的那些日子,天天被皇帝催着写诗,悲催多了就过得很不开心,先是喝酒罢工,最后拍拍屁股就跑了。
影视可以是我的梦想,却无法成为我的工作。
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门外被同事罚站的学生,不知不觉间开始发呆。
学生紧张兮兮的望着面无表情的我,浑不知我早已神游九天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