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滨乡“水子供养”民俗考略——以三滨山回愿寺为例(3)

当地如此透明的乡土生死观,在很大程度上会消弭其供养行为导致的寺庙方的功利化,通常在供养仪式结束后还会去寺庙水池中,拿起柄杓浇向其供奉在回愿寺正殿保佑水子的神袛塑像上,回愿寺的神像并非是传统水蛭子神云云;笔者观察为内部空心向下扣的陶器状物体,五色布条密密麻麻地部分刻意模仿象征水子与父母间的脐带(儿童丧葬仪式中的联系具现化),据《回愿寺缘起绘卷》的当地传承民话来看:“在庆应年间,寺庙上空天空中突然出现一只水母状的神祇,它的粉色触手不停的晃动,发出响亮的、有节奏的声音,当时乡民们都不明所以,当时还在营造过程的住持听到什么,便向乡民们解释到这位是保佑水子的渡来神袛”,神像更是在模仿此番传承中的奇异神袛。
倘若某一家父母对孩子的思念越是紧密,布条会被寺庙方刻意剪短;倘若父母对孩子思念越淡然,布条就越是长。如此一来,赛河原上的水子们不用背负不孝的罪孽,父母辈们更不用费尽心思去进行“念经、供养”填补缺憾。回愿寺住持又认为:‘水子们纯粹只是被神明们守护着,在塞河原上争取自己幸福,垒石等待救赎’。从脱离三滨乡民俗语境外的他者角度看来,辩然为非日常的孤例母题并加以深入研究。可在乡民眼中,“水子供养”仪式却是无可争议的儿童丧葬民俗的现实表征。

三滨乡“水子供养”民俗考略——以三滨山回愿寺为例


久而久之,三滨山回愿寺的“水子供养”民俗走向祭典化几乎是必然的过程,从围绕着回愿寺周遭形成的街市可见一般,人们从寺庙祭拜供养完出来回向绕小山一圈,笔者有幸在客居三滨乡之时体验过春彼岸与秋彼岸的两次“供养日”——回愿寺回向祭典。在乡土民俗语境中,三滨乡类似这样福祸生死相依的案例不在少数,但笔者认为回向祭典的自发形成,或者将塞河原上的水子们的日常娱乐化(诸如:垒石比赛、转大风车、打草结等),更能体现乡民们希望彼世塞河原上的水子们获得救赎的美好愿景。借助乡土宗教性的神圣化名义,让亲情跨越看似割裂实在共存着的彼世和此世,消解其祭拜寺庙的宗教严肃性,让身心得以彻底放松,讲究与水子们同乐,宛如祭典在塞河原上举办一般。
结语:三滨乡先民的生产实践经历塑造此地几乎透明的矛盾生死观,亦展示三滨乡乡民们对待生死相伴问题的诸多丧葬习俗思考,特别在对待水子供养仪式的母题,在有别于传统供养的同时,得益于佛教在此地地域民俗的弱势,原始生死观的混同、丧葬习俗的有序化、消弭宗教严肃性跨越心理上的障碍,此番种种亦是属于三滨乡的“水子供养”。

三滨乡“水子供养”民俗考略——以三滨山回愿寺为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