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中国史纲&国际政治笔记(4)

2023-11-05国际政治 来源:百合文库
对任何一个盟主来说,它的普遍主义理念要想落地,就必须得在现实中形成一种超越于所有国家之上的经贸秩序安排。
共产主义国际靠的不是创新能力,而是超强的动员和组织效率,共产主义国家通过计划经济组织起来的效率无与伦比,所以苏联在战后发展得飞快。但是每一轮的技术创新,都有一个技术红利的周期,等到这一轮的技术红利被吃完之后,经济发展速度就会下降,需要下一轮的创新来拉动起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但是计划经济有个问题,就是它的高度计划性,原则上排除掉了意外,而创新恰恰就是无法被计划的意外,所以计划经济是抑制创新的。因此,苏联的经济从二战刚结束之际的高速增长,逐渐就过渡到了近乎停滞的低速增长。
60年代发展出一个新的说法,叫做社会主义大家庭。在大家庭里,任何一个成员的利益要从属于整个大家庭的利益,而大家庭的利益是由属于全人类的普遍革命事业所定义的;全球革命的领导者是苏联,因此,苏联便可以对大家庭中具体的成员国进行正当的干预。这套说法确实能把故事说圆,但苏联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其他成员国的尊严,而对尊严的伤害同样也会伤害共产主义阵营的正当性,这是苏联在政治层面所面临的正当性困境。

中国史纲&国际政治笔记


苏联的独特困境
苏联首先面临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维系自己阵营的统一性。
依照苏联的革命话语来说,共产主义革命是属于全人类的革命,必须统一指挥,才有行动力。所以苏联要求全球的共产主义国家和政党都得服从莫斯科的统一安排, 如果有不服从的,就要对其进行干预,有必要的话可以一直上升到武装干预,以便确保全球的革命事业不受伤害。
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武装干预,尤其是在民族自决这种理念已经被人普遍接受为政治正确的时代,这种事情是非常不正当的。
货币对于国家信用的需求,尤其是对美国的国家信用的需求,就会变得前所未有地高,这是人类货币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化,也构成了美国能够继续作为世界霸主的一个基础。
从本位货币到信用货币的变迁,还有一个重要效应。由于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不再受制于贵金属的储备数量,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政策需求来投放货币,只要大家仍然认可信用货币背后的国家信用就行了。这样一来,国家就可以通过控制货币投放数量,让经济保持一种温和而又稳定的通货膨胀状态,这可以刺激经济成长,国家因此获得了一种新的经济政策工具。

中国史纲&国际政治笔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