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幽玄,能艺之花以心相传(3)
观阿弥所在的结崎座是奈良四大猿乐团之一,而他本人又是社团里面最出挑的演员,年轻时期就参加了春日若宫神社的猿乐演出,三十岁时在京都醍醐寺举办连续七天的专场个人秀,名震京师,乃猿中之霸。他的江湖地位,大概只有极盛时期的刘张郭黎可以比拟,不是现在那些动辄自爆的小鲜肉能够攀附的。
春日神社的翁奉纳永和元年(1375年),四十二岁的观阿弥在京都熊野神社为将军义满表演能乐,同台出演的还有时年十二岁的世阿弥。足利义满一见倾心,大为激赏,成为观阿弥父子最为坚定的铁杆粉丝。
行文至此,容我解释一下阿弥这一称呼。阿弥原是对佛教净土宗之时宗僧侣的称呼。时宗由僧人一遍创立,主张众生往生但求念佛,众生便是阿弥陀佛。室町早期,时宗流行于公武上层,成为贵族崇信的流行风。室町将军通常晚年出家,身边负责各类需求的男性侍从往往冠以僧侣的头衔,统称阿弥。这些阿弥平时摆宴、点茶、陪酒、插花,将军出巡或歌会时则要评论古今,吟诗作画,形同帮闲。
所有阿弥中最为出类拔萃者会被任命前去管理堪合而来的唐物,也称唐物侍奉官。耳濡目染,阿弥都在各自艺术领域引领潮流,成为文化的执牛耳者,例如能阿弥、艺阿弥、相阿弥祖孙三代便在水墨画上面成就非凡,留下《花鸟图屏风》、《白衣观音图》、《观瀑图》等高水平画作。
观阿弥对能乐的贡献除了将其带入幕府高层,主要还在于对能乐曲调与表演技巧的改革。他在翁舞低沉委婉的倾诉调中加入了南北朝的流行乐,较具节奏感的“曲舞”调,使其更加适合叙述长篇故事,为后来“梦幻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观阿弥的影响下,白拍子、平曲、声名、早歌等民间曲调纷纷为能乐所采纳,大大丰富了能乐的音乐基础。
其次在能乐的表演塑造上,观阿弥调整了舞台人物的特征表现,使之褪却炎凉世态,着力体验精神的内在,用时间和空间上的留白来刻画超越了物哀的幽玄之美。
观阿弥创作了多部能乐脚本,代表作有《自然居士》、《小町》等,都是以民间熟悉的真实人物为原型而创作的作品,保持了丰富的大众性与乡土气息。南朝弘和四年,北朝永德四年(1384年),观阿弥诸国巡演时死于骏河,其子世阿弥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