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三江源(中)(10)
这就是为什么,体制试点开始以后,三江源国家公园“一园三区”所涉及果洛、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玛多、曲麻莱、治多、杂多四县,将县属水利、林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草原等机构整体划归国家公园的缘故。这当然会给后来的体制试点留下意想不到的问题。
刘宁任青海省省长时,曾分赴黄河、长江、澜沧江做专题考察调研,这些问题也曾引起他的关注和思考。随后,他还将思考所得写成文字。刘宁所见,切中要害,令人深思。
他在《长江源调研纪实》中写道:
长江源区生态保护体制亟需理顺。由于历史原因及地域差异,长江源区的部分区域,特别是在行政管理上存在争议的区域尚未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范围。在长江源区青海行政区划内,西藏自治区设立了雁石坪、色务、玛曲、布曲、多玛、永曲、玛荣、查当8个乡镇,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牧业生产、开展商贸等社会经济活动。考察发现,在西藏管理区域内,人员车辆活动,沿途极少看见野生动物出没。反观青海所辖区域,除唐古拉镇外,保护区内极少有人员车辆出没、放牧牛羊等现象,沿青藏线不时可见藏羚羊、藏野驴、狼、黄羊、鸟类等野生动物觅食嬉戏,生态环境良好。因此,探索建立长江源生态协同保护体制,消除碎片化管理弊端,在长江源区实行严格统一的生态保护政策十分必要。建议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建园时,将没有纳入体制试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古宗列、各拉丹东、当曲分区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同时将不是任何类型自然保护区,但自然、经济社会和生物多样性状况类同的楚玛尔河流域、沱沱河流域全部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从而实现三江源自然系统连为一片的原真性保护。
国际评估报告也有类似建议,调整国家公园边界,扩大其范围,将澜沧江源和长江上游南端至觉拉寺桥的区域划入国家公园;建议河流沿岸至少留出5公里的缓冲带,以保护河流生态廊道的景观和水质。建议将治多县多彩乡澜沧江与长江源起点处重峦叠嶂的苍茫原野纳入国家公园边界。
我在本书的前面也曾写到过,因为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也许当初我们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还不够完善,或者尚有待完善的空间,正如刘宁先生和国际评估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
既然“一园三区”的构想可以进入体制试点,那么,“一园多区”应该也是一个试点的方向,至于几区为宜,当以实际需要而定。而且,每个园区规划面积的大小也当以具体情况而定,可大可小。我个人的观点是,在尽可能避开行政区划上人口密集区域中心城镇、经济活跃区域的前提下,园区面积尽可能覆盖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地理景观标志和国家重点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