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罕·帕慕克:站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端的人(5)
但土耳其最终没有成为一个“西方国家”,而是走向了自身身份认同的迷茫之中:土耳其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是西方世界的一员,还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角色,抑或是突厥语族国家的领头羊?
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欧亚大桥(来源:Fine Art America)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地跨两洲的城市,土耳其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而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欧亚大桥则是连接欧亚的通道。帕慕克将这座桥视为对自身的一个比喻,因为他和这座桥一样,不属于任何地方,但都立足于欧亚两个大陆上。帕慕克说,作为一名作家,他希望他的作品被看作一座桥:“这座桥不属于任何大陆,不属于任何文明,但这座桥作为旁观者,拥有观察不同文明的独特视角。”
帕慕克时常在他的小说中引用《古兰经》的话语,这部伊斯兰教的经典中“东方和西方都是真主的”(2:115)这句话贯穿了他的巨著《我的名字叫红》的全文。然而,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兰教是具有自主精神的,这与东方伊斯兰世界中宗教和政治、规章等相紧密捆绑的情形不同。
学者海威尔·威廉姆斯(Hywel Williams)认为,在帕慕克的叙述中,土耳其式生活的意义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现象,一种统一的精神,一种我们可以称为是“对于一种超然统一的理解”(a transcending unity of understanding)。
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欧亚大桥(来源:Fine Art America)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地跨两洲的城市,土耳其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而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欧亚大桥则是连接欧亚的通道。帕慕克将这座桥视为对自身的一个比喻,因为他和这座桥一样,不属于任何地方,但都立足于欧亚两个大陆上。帕慕克说,作为一名作家,他希望他的作品被看作一座桥:“这座桥不属于任何大陆,不属于任何文明,但这座桥作为旁观者,拥有观察不同文明的独特视角。”
帕慕克时常在他的小说中引用《古兰经》的话语,这部伊斯兰教的经典中“东方和西方都是真主的”(2:115)这句话贯穿了他的巨著《我的名字叫红》的全文。然而,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兰教是具有自主精神的,这与东方伊斯兰世界中宗教和政治、规章等相紧密捆绑的情形不同。
学者海威尔·威廉姆斯(Hywel Williams)认为,在帕慕克的叙述中,土耳其式生活的意义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现象,一种统一的精神,一种我们可以称为是“对于一种超然统一的理解”(a transcending unity of underst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