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虚构故事的形而上学,与谷川流的《封闭的世界》(2)

因为虚构对象并不占据我们这个世界的空间,所以我们绝不可能遇上或者造访它们。那么我们应该说它们是不存在的事物?还是仅仅可能存在的事物?或者,它们是存在但抽象的(即不占空间的)事物?还是说我们应该直接否认有这样的东西?(塞恩斯伯里 2015:27)
据我所知,在ACGN领域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章,至少有动画学术趴发布的《对虚构的“纸片人”真情实感了,是我脑袋有问题吗?》[1]和屋顶现视研发布的《虚构与真之间的张力——如何在虚构的故事里寻求真实感》[2]这两篇。(说句题外话,这两篇文章恰好是这两个账号各自风格的完美写照。)不过,它们虽然都拿《叹息》中的名句当标题,却都没有关注到《叹息》中有直接谈及这一问题的段落:
假设有人能从某个遥远的地方眺望我们这个世界吧!如果对他或者她而言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就像你以前所认为的,完全没有超自然现象的世界——没有宇宙人也没有未来人和超能力者的世界——的话,那我们的这个『现实』,看起来就会是不折不扣的虚构世界。(古泉一树,小说《叹息》台版,有校改)

虚构故事的形而上学,与谷川流的《封闭的世界》


古泉的这番话,与所谓的“虚构人物的非现实论”十分契合。粗糙地说,这一理论认为“存在虚构人物,但他们不是这个现实(actual)世界的居民,而是另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中的非现实的居民”。这个想法(结合上上面引用的古泉的解说)在直观上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我们可以非常自然地谈论一个住满了故事里的人物的“虚构世界”。而为了将这一直观的想法发展成一个细致的理论,我们需要用到关于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s)的模态实在论(modal realism)[3]。
先从“可能世界”说起。大致说来,一个可能世界就是世界的一种(完整的)可能的样子(a complete way that the actual world might have been)。这一术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莱布尼茨,他认为,在世界创生之前,上帝的理智中本来存在着许多、甚或无数可能的世界,而全善的上帝只选择了其中最好的一个,使其实现出来——成为现实。在莱布尼茨之后,这一概念鲜少得到关注,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克里普克等哲学家开始用可能世界来解释“必然性”“可能性”等模态概念(例如“一个命题p必然是真的,当且仅当p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都是真的”),发展出了模态逻辑中举足轻重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从此“可能世界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事物?”这一问题才成为了当代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重要问题。

虚构故事的形而上学,与谷川流的《封闭的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