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克拉克和韩松如何描写“星星” | 公开课(3)
那如何体现呢?
在小说设定层面上,人们首先就不相信星星的存在,在6个太阳照耀下,在他们两千多年的文明中,星星都是不存在的。
故事层面上,小说中就将人物对星星的质疑与他们的疯狂,和他们对疯狂的徒劳抗拒,转变成了一系列好莱坞式的情景。当然,艾萨克·阿西莫夫更重要的是提出文明与星星的联系,所以在故事层面上小说结局不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完整。总而言之,从质疑,到预兆,到各种各样的反抗,再到黑暗的降临,所有的情景都是为了逐渐呈现出人们最后的疯狂,这也是一种相当希区柯克式的结构。
总结一下,切入素材的一个关键角度在于,要清晰认识到素材与社会的关系,将二者捆到故事设计和情节中,严格围绕着它们的关系来写,就像《日暮》中艾萨克·阿西莫夫紧紧围绕星星与人的疯狂、文明的毁灭来描述一样,这样做以后,小说就会很扎实。
切入角度二:讨论素材在宏观、客观世界中的影响
阿瑟·C·克拉克的《岗哨》是科幻行业上的经典,据说曾启发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制作。
小说的故事性不强,克拉克也像大刘一样不太在意故事。小说切入的角度有两层:人类跟广泛意义上整个宇宙的关系,人和具体的星球月球的关系。
从中也可以看到《日暮》和《岗哨》的区别,阿瑟·C·克拉克其实不太关注人类社会,从这个角度说,他和大刘也很不一样。大刘对社会的观察是很具体的,而阿瑟·C·克拉克则会远离这方面议题,至多一些社会、历史的议题。或者比较武断地说吧,阿瑟·C·克拉克关注那些“死”的、无法变化的事物,大刘则关注正在变化之物。
那么,阿瑟·C·克拉克是如何从星星这个素材展开的呢?
阿瑟·C·克拉克在小说中给出了一个假设,其他文明猜测地球或太阳系内可能产生文明,但又无法等待数以千万计的文明发展历程,于是将月球用作触发器,文明一旦到达月球,就会向遥远的其他文明触发报警,那当其他文明接收到触发器信息后,他们会采取什么措施呢?这是中外科幻中重复出现的一个故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