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为何最先灭亡的是刘备?(9)
从上部分内容中,我们看到,刘备非但没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而且还使政权陷入了内忧外患、朝不保夕的境地。刘备最终幡然醒悟,明白了是因为益州的叛乱,使他彻底认识到了汉室天命的重要价值,也就是说,即使汉献帝已然禅位,但只要刘备强调,这是曹魏篡权所致,就能说明汉室才是天命的最终归属,道义始终在汉室这边。按照这个逻辑,他这个唯一的刘氏宗室,建立蜀汉政权就是顺应天命的,代表汉室去讨伐曹魏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不去匡扶正义讨伐曹魏,却轻率地称帝,这就否定了自身具备的资格。因此,蜀汉只有坚定不移地讨伐曹魏,才能表明其政治决策的正确性,也能很好地消除大家对其政权合法性的质疑。但一切明白的已经太晚,当时刘备已不久于人世,他将自己想明白的这点道理,当做遗嘱托付给了诸葛亮,要求诸葛亮全力以赴实现他最终的遗愿。他甚至对诸葛亮说,如果他的儿子拖后腿,诸葛亮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这一做法,无疑把伐魏上升了一个历史新高度。
很多人可能要感慨,看样子刘备是真的器重诸葛亮,能把儿子托付给他,还留下那样的遗言。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却并不认同,他觉得,刘备此前根本没有将诸葛亮当成自己的贴身智囊,甚至还有事实为证。在刘备抢占益州的时候,参与谋划的人是法正和庞统。当时刘备找东吴复仇,诸葛亮也根本没办法阻挡。所以,诸葛亮真正意义上成为蜀汉的核心,是在刘备死后。而那时的诸葛亮也深刻意识到:北伐绝不仅是简单的军事问题,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问题。那么,他是如何选择北伐时机的呢?我们接着来看。
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刘备死后的四年左右。此时,虽然蜀汉的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曹魏的政权已经传递到了第三代,久而久之,中原人对于曹魏政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鲜有人再去怀念汉室。诸葛亮认为,长久发展下去,恢复汉室将失去民心的基础,所以即使国力尚未恢复,也不能继续等下去。
这一做法,无疑把伐魏上升了一个历史新高度。
很多人可能要感慨,看样子刘备是真的器重诸葛亮,能把儿子托付给他,还留下那样的遗言。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却并不认同,他觉得,刘备此前根本没有将诸葛亮当成自己的贴身智囊,甚至还有事实为证。在刘备抢占益州的时候,参与谋划的人是法正和庞统。当时刘备找东吴复仇,诸葛亮也根本没办法阻挡。所以,诸葛亮真正意义上成为蜀汉的核心,是在刘备死后。而那时的诸葛亮也深刻意识到:北伐绝不仅是简单的军事问题,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问题。那么,他是如何选择北伐时机的呢?我们接着来看。
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刘备死后的四年左右。此时,虽然蜀汉的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曹魏的政权已经传递到了第三代,久而久之,中原人对于曹魏政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鲜有人再去怀念汉室。诸葛亮认为,长久发展下去,恢复汉室将失去民心的基础,所以即使国力尚未恢复,也不能继续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