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为何最先灭亡的是刘备?(8)
那么,相似的处境为何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呢?这是因为,刘秀在称帝时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顺应民心灭了王莽的政权。刘备则不然,他全然不顾消灭曹操的重要前提,却急功近利地追求“跨有荆益”这个军事目标,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政治决策。所以他不具备刘秀称帝的政治资本,反而受到了天下人的质疑。他一意孤行称帝的举动,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为了使称帝名正言顺,刘备对外宣称,汉献帝已然遇害,天下没有了主事之人,作为汉室之人,自己不得不当这个皇帝。如果这个说法属实,还能说得过去,偏偏,汉献帝又没有死,而是被曹丕供养着。所以刘备此举无疑给人留下把柄:天子还没死呢,你不急着去为汉室报仇,反而急着当皇帝?这个举动,无疑将刘备、汉武帝间的联系完全隔断了,自此到刘备死前,他都没有再对曹魏有实质性的攻击。那么,此前他称帝说:“要代天讨伐曹家”的口号,也就成了空谈。何况,天子死了,我才称帝,这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毕竟当时天子还活着。所以,刘备建立的政权,在正统性方面存在很多隐患。
再加上,刘璋原来的部署,对于刘备抢夺益州,本来就心存不满,他称帝的举动更是引发了这些人的反感。在讨伐吴国惨败之后,蜀汉内部的不稳定状态达到了最高峰。趁刘备郁郁而终之时,这些益州人发动了叛乱。自此,蜀汉内忧外患,政权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以上就是本期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刘备为实现“跨有荆益”这一目标,先后犯下了三大政治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攻占益州后,善后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引发了人们的不满;第二个错误是,派遣关羽攻打襄阳,却惨遭东吴袭击,失掉荆州,“跨有荆益”也沦为空谈;第三个错误是,选择自己称帝,政权合法性遭到质疑,彻底失去了民心。
下面,我们来解读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刘备留下的困局,诸葛亮采取了哪些措施?
当时,为了使称帝名正言顺,刘备对外宣称,汉献帝已然遇害,天下没有了主事之人,作为汉室之人,自己不得不当这个皇帝。如果这个说法属实,还能说得过去,偏偏,汉献帝又没有死,而是被曹丕供养着。所以刘备此举无疑给人留下把柄:天子还没死呢,你不急着去为汉室报仇,反而急着当皇帝?这个举动,无疑将刘备、汉武帝间的联系完全隔断了,自此到刘备死前,他都没有再对曹魏有实质性的攻击。那么,此前他称帝说:“要代天讨伐曹家”的口号,也就成了空谈。何况,天子死了,我才称帝,这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毕竟当时天子还活着。所以,刘备建立的政权,在正统性方面存在很多隐患。
再加上,刘璋原来的部署,对于刘备抢夺益州,本来就心存不满,他称帝的举动更是引发了这些人的反感。在讨伐吴国惨败之后,蜀汉内部的不稳定状态达到了最高峰。趁刘备郁郁而终之时,这些益州人发动了叛乱。自此,蜀汉内忧外患,政权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以上就是本期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刘备为实现“跨有荆益”这一目标,先后犯下了三大政治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攻占益州后,善后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引发了人们的不满;第二个错误是,派遣关羽攻打襄阳,却惨遭东吴袭击,失掉荆州,“跨有荆益”也沦为空谈;第三个错误是,选择自己称帝,政权合法性遭到质疑,彻底失去了民心。
下面,我们来解读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刘备留下的困局,诸葛亮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