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体验》读后感——背负着伦理十字架的沉重肉身(2)
大江健三郎*
小说的主人公“鸟”原是一名研究生。与其他同级的学生们不同,他早早从研究生院退学,通过岳父的关系在预备学院取得了英语教师的资格。鸟有一个梦想,那便是有一天能够踏上非洲的土地,在那片变幻莫测的大陆上尽情驰骋。在妻子分娩的当天,他去书店买下了两张非洲的实用地图。但是,鸟并不认为这是两张希望的蓝图,而是两张死刑判决书。他的梦想很有可能将在妻子的产房中被无形地绞杀。
杀死梦想的凶手是谁?不是孩子即将降生的这一事实,而是那条将在社会上被视为鸟之儿女的新生命与鸟之间的因缘纽带。这条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无法被轻易挣脱,尤其对于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鸟而言更是如此。不顾一切地投身于梦想是有罪的吗?在梦想与现实的岔路口,选择往哪边走才是合适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人们先天的个体性情和后天的生存境况。虽然路只有两条,但选择却不止两个,如幽灵般徘徊在两条岔路之间的羸弱的精神,会通过各种逃避的手段竭力让自己从这一两难境况中抽离而出。
鸟曾经极端地体会过逃避的滋味。他二十五岁刚刚结婚的那个夏天,整整有四个星期与酒精为伍。这段浑噩的经历给了鸟一记重拳。他深知如果不弄清这一个月生活的意义,自己很有可能会重蹈覆辙。
第二天,鸟鼓起勇气前往医院。医院院长窃笑着告诉他,生下来的孩子头盖骨发育不全,患有脑疝。不过,他有渠道可以将患儿送往大学医学部的附属医院,在那里接受手术,但即使手术成功,也难免会变成植物人。是把孩子丢在医院妇产科,让其自生自灭,还是赌上微薄的希望送他去做手术,全凭鸟一个人定夺。